首先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其實,我根本沒有心思工作,每天,都是想著咱們之間的那些事情。好在,公司近期有些動蕩,反正也沒人管我,就我自己管自己。
自從咱們認識以來,其實連睡覺都睡不好。喜歡你之后,就莫名其妙的變成這樣了。這是因為愛情嗎?是在特殊場景下的應激反應?如果是這樣,我確實反應過激了。好喜歡你。
不過,最近一兩周,我漸漸梳理出一個思路來了。愛的空間局限性,以這個模型,倒是可以解決心態問題。
睡覺的時候,專心愛自己,不去想你。因為,想你,對你而言,其實并沒有現實意義。而對于我自己,則無法正常睡眠了。所以,這時候,愛的尺度,應當限于被窩內的自己。
同樣的道理,工作也是如此。愛的尺度,僅限于自己在做的那些事情,也就是代碼。因為,你在六百公里之外,并且也在忙碌,我因為思念就忍不住給你發消息,對你也是負擔吧。
睡眠和工作,這都是不得不去做的。沒有辦法。耽誤了,就會影響接下來的步伐,也可能影響彼此之間的未來。這種簡單的道理,我竟然需要這么告訴自己。
在一起的時候、聊天的時候、給你寫信的時候、想你哭了的時候,我就專心愛著你,忘掉這個世界。
愛是有遠近的,或者說,基于空間距離形成的愛的層級。所有愛著的那些人或事情,構成了這個愛的集合。雖然在某一刻,只專注于眼前的那些,但我所愛的,是整個集合。在睡覺的時候,我對你的愛沒有改變、對代碼的熱情沒有改變,只是暫時先收了起來,因為需要專注。
這個集合中,雖然都是喜歡、興趣、或者愛,但是,對這些元素的愛的程度是不同的。最重要的,也許是:自己、你、家人、這個世界。其次重要的是,另外的那些重要的人、代碼。再次的是,其他的人或事物。
今后,在工作的時候,也要告訴自己,在這一刻,我愛代碼,需要專注,需要努力。雖然這不是生活的終極目的。咱們認識才倆月,可是你對我的重要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相識十多年的代碼了。好喜歡你,好想你也喜歡我,好想在一起。
努力調整心態。盡力兼顧愛情、睡眠、工作、其他的事情。在咱們見面之前,努力提高自己,努力改變。等見面的時候,要比現在提高一大截。希望抱著你,希望在一起,希望一起走過未來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