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低到塵埃里的愛,只會埋入塵埃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什么是這世間最無望的愛?

泰(zhang)戈(xiao)爾(xian)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當女主角成年后在舊居的胡同里與作家R先生迎面相逢,斯蒂芬·茨威格在原著中如此描述:

有一兩秒鐘之久,你的目光就這樣凝視著我的目光,而我的目光卻不能,也不愿意離開你的目光——隨后你就從我身邊走了過去。我的心怦怦直跳;我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出于一種無法抑制的好奇心,我轉過頭來,看見你停住了,正在回頭看我。從你好奇地、饒有興趣地注視著我的神態里,我立刻就知道,你沒有認出我來。

十三歲那年遇見并且第一眼愛上的住在隔壁的男子,在女主經歷六年渴望的、難熬的歲月之后,他顯然沒能在女主重返舊居刻意制造的“偶遇”中認出她來,當然,他更無從知曉她內心隱藏的這份癡情。

從一開始,這就注定是場兵荒馬亂飛蛾撲火的暗戀。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是她供在愛情神臺上日夜仰望膜拜的主,她甘愿一生成為他卑微的奴。這是女主的宿命。自始至終,她渺小到連名字也不曾留下。

在老徐自導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不時有林海的古箏曲《琵琶語》緩緩響起,如泣如訴,哀婉動人,把這個“低到塵埃里”的女子凄苦無助的愛與人生烘托得更加悲戚孤絕。

當R先生終于在自家門前留意到她,并非認出了她,僅因她是一個年輕且美麗的姑娘,走在路上本就是一道讓人側目的風景。

他將她帶回住處。這是她期盼了無數次的美夢,成真的那一刻,她只感到幸福的眩暈。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影中,兩人纏綿的場景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許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畫面中裸露的徐靜蕾頎長而瘦削的美背。

原著則側重女主的心理刻畫,使每一位看到文字的讀者感受到她巨大的滿足與甜蜜。她在黑暗中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這是一個少女的初夜。她選擇在最美的年華把自己最珍貴的奉獻給一生至愛的他。

他回饋予她的,是清晨開在花瓶里的幾枝白玫瑰。以及,賜給她第二夜第三夜。

第四天,他出門遠行。從此杳無音信。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們再度重逢,是在上流社會的社交圈里。那時,她已誕下他的兒子。為了生計,她淪落風塵,成為闊綽男人的情人。即便每一個她曾委身的男人都喜歡她、依戀她,甚至不乏真心實意想娶她,但她卻從未動心。因為在她生命里,從開始到最后,始終只愛R先生一人。而在R先生看來,她卻不過是有錢人身旁引人注目的陌生貴婦。

直至那一次,他驚艷她的美麗,給她某種確定的暗示。她拋下同伴不顧一切奔向他。這是他們生命中共度的第四夜。

時隔十年,他依然是她奉若神明的主,她卻甘愿作他身側千帆飄過的一舟。

次日告別。從此不再見面。

一年后,她的兒子病逝。她守在已故孩子的身旁寫下一封信,將一生的愛與秘密和盤托出,在自己即將離世前寄給R先生。

然而,直到生命盡頭,她都不曾被認出,更不曾被記住。自始至終,她只是一個陌生女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人評論茨威格創作小說的這段時期受弗洛伊德的影響,給他文學創作帶來了一些弱點:一方面是過多的、不厭其煩的內心描寫使作品拖沓、臃腫,另一方面對情欲和無意識的熱衷削弱了作品的時代感。

可在原著《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卻正是茨威格不厭其煩的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給讀者展現了一個癡情女子在絕望無助的愛里淪陷一生的悲劇,讓人不忍卒讀。至于所謂的時代感——只能說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它本身便已超越時代。

老徐曾說起拍片的初衷,本想將故事放入現代,最終還是搬到了三四十年代的北平。這樣的時代背景,顯然更多了幾分不可言說的亂世凄楚。

那個時代的現實中國,又何嘗不是有太多甘愿用一生去守望的凄美愛情?

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里,為后人津津樂道的有朱安、張幼儀等,她們無一例外是愛情中被遺忘被辜負的一方。縱然如此,她們卻至少是有名有姓常被人念及、有照片有故事為后世留存,從某種層面來說,她們似乎算是幸運的。尤其是張幼儀,在逆境中努力提升自我,最終創立事業重獲愛情。而有些女子,終其一生也只是某個男人某段情事的鋪墊,在歲月的風煙里渺茫到無跡可尋。

便如天津女子俞氏。

她是李叔同即弘一法師的原配夫人。在諸多的史料中我們知道李叔同的初戀乃津門名伶楊翠喜,知道他的青樓知己李蘋香、日本妻子福基,我們甚至知道李叔同生母王鳳玲。卻唯獨不知道他原配夫人的名字。因為他鮮少在公開場合提及。

俞氏出身于殷實的茶商之家,十九歲那年與十七歲的李叔同結為連理。她悉心侍奉婆婆,獨自照料兩個孩子。她的默默付出卻無法留住一個男人追逐自由的步伐。她不過是他生命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就像魯迅形容朱安是母親送給自己的禮物,俞氏亦是王鳳玲為李叔同親自挑選的禮物,李叔同順從母命接納下這份禮物,卻無法違心付出真愛。

當李叔同剃度為弘一法師,他說,愛是慈悲。他對俞氏并無愛意,故而也就談不上慈悲。相反,俞氏用一生的隱忍與守望,讓世人感慨:愛即慈悲。只不過,這份卑微的愛,卻被深深掩埋在歲月的塵埃里,了無蹤影。

愛的卑微,注定只能換來愛的無望。

不論時光如何流轉,世事如何變遷,一份平等而富有尊嚴的愛,始終是一個女子值得追求和擁有的。

較《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部小說及電影背景時代更早一個世紀,有一個我欣賞的女主,她在男主面前擲地有聲的一番告白,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依然當得起尋常女子的愛情宣言:

你以為,因為我貧窮、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沒有靈魂,也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上帝沒有那么多,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

是的,她是簡·愛。她教會世間每一個女子,唯有懂得自強自愛,才有機會得到他人的欣賞與尊重,才能配得上更好的愛情。

低到塵埃里的愛,注定只會埋入塵埃。



—END—

感謝閱讀,祝您愉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跟各國人都聊得來的三個月外語流利術》本尼劉易斯 你認為一個人能夠掌握多少種語言?你認為一個人掌握的語言數量有...
    阿_夢閱讀 347評論 0 0
  • 這是我寫的第29篇原創日記,你看或不看,我都在寫,你寫或不寫,時間都在流逝,唯有文字記憶才是永恒的。 今天的日記時...
    果汁露閱讀 210評論 0 0
  • 孫彥濤 村長的好友王大壯把他的兒子王二木領...
    布衣隱士閱讀 549評論 1 2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世上的情情愛愛總有那么多身不由己。 每年的冬天都會很冷,而這冷宮的冬天更冷...
    魚小懶_Y閱讀 505評論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