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理學上有個二八定律:一家公司百分之八十的業績,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員工來創造的。這意味著,能夠創造卓越的,永遠是極少數人!你在百分之二十的員工里越靠前,那你的價值就越大。排在第一名的,永遠可以享受最高待遇。但第一名只有一個,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說,可能永遠也做不了第一名。對于你來說,要想脫穎而出,如果做不了第一名,那就做唯一。
做唯一的自己,更容易建立你的優勢,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你變得不可替代。
2
在我的人力資源生涯里,曾經歷過一次重大的裁員,是由我來主導完成。
裁員的對象,是四川分公司的全體員工。需要從五十人,裁減到二十人。
在確定裁員方案時候,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和原則,我們很快確定了大部分的被裁人員。
可是有兩個人,我們卻左右為難。他們分別是銷售部的p和w。
他們都是銷售部的銷售代表,來公司都是兩年。我查了下他們過去一年的業績排名,p在所有銷售人員中排名第四,w排名第六。
按照優勝劣汰的標準,w應該被裁掉。可是當我把這個建議跟公司領導說的時候,公司領導卻否定了我的建議。
原因是w是公司唯一一個既懂技術又懂銷售的人員,去年如果不是他,恐怕公司的業績更差。明年公司所有銷售都要往技術型銷售轉型,w對公司后期的發展更加重要。
就這樣,比w業績更好的p被裁掉了,w留了下來。
優勝劣汰是企業亙古不變的用人標準。現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沒有誰能夠保證你長期穩定地在一家企業工作。如果你未能建立自己的獨特優勢,你很可能會在市場的變化中被企業踢出局。
3
幾年前,我去參觀一個畫展。
在那個畫展上,我看到了兩個畫家的作品,一個是擅長模仿名家的T,一個是只專注畫自己所感興趣的素描畫的R。
T的模仿作品真的是畫得惟妙惟肖,引得在場參觀的人的陣陣驚嘆:這畫模仿得真像。
而R的作品,卻少有人關注,也許在所有人看來,這些作品還缺少沉淀。
我問T:“后期你會創造出自己的風格嗎?”T說:“我覺得自己在模仿領域已經做到了最強,所以我會延續現在這樣的風格,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我的畫。”
毫無疑問,R會永遠堅持自己的獨特風格。
兩年后,我在一個畫展上,看到一群人在圍觀一幅畫,這是一幅素描靜物畫:木桌上擺著一本書,放著一個筆筒,筆筒上放著很多筆,書的下面壓著一張報紙,報紙旁邊有一個蘋果。很簡單的一幅畫,但畫面非常有質感,物體立體分明,界線清晰,我看了之后,感覺這些物體像活的一樣了。
后來我知道,這是R的作品。
我在整個畫展上逛了幾圈,試圖想找出T的作品來,但始終找不到。后來我問主辦方,才知道由于T模仿的名家早已不出名,所以T的畫不再受歡迎。
很多時候,就算我們做到了第一,如果自己不是唯一,我們的成績很可能也不會長久。
不爭第一,只做唯一。真正的優勢,是建立在你的獨特之上,這樣的優勢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讓你的職業發展獲得持久的動力。
成龍曾說過:“我不想做第一,只想做唯一”。成龍承認:“就武行來說,李小龍最強,你不能說我比李小龍強,不可能這么說。”
一直以來,成龍都堅持走自己唯一的風格。他說:“走人家的路很容易走,但是我永遠走跟人家不同的路,小時候起即是如此。”所以當所有人拍《警察故事》那一類故事的時候,成龍就去去拍《A計劃》;《A計劃》大獲成功吸引其他人跟風的時候,他自己又另辟蹊徑去拍別的電影。
你會發現,在娛樂圈能夠長久紅下去的人,都是那些堅持自己唯一的人。周星馳的喜劇,周杰倫的饒舌,張學友的歌聲。
一個人越具唯一性,他的價值就越大,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代他們,也更容易持久。很多人在40歲的時候被淘汰出局,就是因為沒有在40歲之前,建立起自己唯一的核心競爭力。
4
也許很多人會說,想了很久,發現自己沒有一點獨特之處。無論是身高、樣貌、學歷還是能力,都是一個普通人。
普通人沒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嗎?
艾琳·凱迪說,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獨一無二,無法復制。既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一定會有存在的道理。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而且你的獨特之處,必會成為你潛在的優勢,只要我們活出自己的獨特之處,有著自己堅定的目標,我們就一定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通往山頂的路越往上越難走,也許站在山頂可以感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但在山底卻一樣可以感受擁抱大山的情懷。只是不要重疊在別人的身影里,就算我們沒有站在山頂,一樣可以擁有每一處的旖旎風光。
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要成為怎樣的人,做與眾不同的人,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無需事事爭第一,只需找到自己的獨特之處,讓自己成為唯一,我們就可以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你不必事事努力爭第一,你只需做唯一。真正能讓你變得不可替代的,是你的唯一。
想想你在職場中,是否找到了自己的獨特性?你的唯一是否建立起來了呢?也許我們現在普通無比,但只要你還沒有放棄挖掘自己的獨特之處,那你一定可以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長為最強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