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四下基層”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四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大創舉。“四下基層”工作制度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彰顯群眾路線鮮明特征,是對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這一優良傳統的繼承和創新。把“四下基層”堅持好、傳承好、發揚好,從中汲取精神動力和思想營養,才能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實際行動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踐行“四下基層”,讓黨的聲音“聚民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是“四下基層”的重大任務。做好新時代基層宣講隊伍建設是宣傳工作的重要一環,推動形成“干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的理論宣講體系。大力開展宣傳宣講活動,突出大眾化宣講、通俗化闡釋,把政治話語轉化為大眾話語、“土”味話語,用心、用情、用力宣傳好黨的方針政策,切實打通基層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惠民政策浸潤群眾心田,推動廣大干部群眾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踐行“四下基層”,讓調研成果“順民意”。“調查研究下基層”重點是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剖麻雀,發現典型,真正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聽民聲方能解民憂、訪民意方能辦實事、察民情方能促發展。年輕干部腳底應多沾泥土、多進村入戶走訪,心里多想百姓、掌握群眾急難愁盼,形成成熟可靠的調研成果,解決好群眾最直接、最急需的現實問題。
踐行“四下基層”,讓群眾工作“惠民生”。“信訪接待下基層”就是主動上門,把信訪工作做到基層,把黨的關懷和政府的濟助送進普通群眾的家庭。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在基層體察百姓疾苦,堅持把以解決吃飯、穿衣、住房問題為主要內容的擺脫貧困作為工作主線,著力破解“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難題。我們應向總書記學習,積極參與“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一件接著一件干,把群眾工作送到老百姓“家門口”,運用好“一線工作法”,在一線找問題、在一線破難題、在一線抓落實,提供群眾辦事“一站式”服務,厚植為民情懷、邁穩實干步伐。
踐行“四下基層”,讓現場辦公“暖民心”。“現場辦公下基層”,即各級領導下基層現場辦公、直接面對群眾,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這不僅能拉近機關與基層、領導干部與群眾的距離,更是解民憂、暖民心的重要體現。變“會場”為“現場”,以“實干”求“實績”。只有深入農村社區、田間地頭,直奔問題去,到現場面對面問情況、聽意見、解難題、辦實事,才是真正做到“身”入基層、“心”入基層。
“四下基層”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實踐創新,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做好群眾工作、什么是好的群眾工作以及如何做好群眾工作等重要問題,生動詮釋了黨的群眾觀點與群眾工作的有機統一。我們應深入學習領會“四下基層”所蘊含的高超政治智慧、非凡戰略眼光和系統思維方法,全面認識、準確把握“四下基層”的根本要求、目標指向、方法途徑,努力在深刻感悟“四下基層”深遠歷史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中奏響貫徹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