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需要一些錢
2006年,樸樹參加《名聲大震》,說:“自己以后不會再參加綜藝節目,我覺得生命太短了,我要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2016年8月20日,在《跨界歌王》總決賽上,作為嘉賓現場助陣王子文,共同演繹了經典歌曲《那些花兒》。評委問他為什么來,他很老實地說:“是老宋讓我來的。因為我最近,需要一些錢……”
輿論嘩然。
最近有消息說,他將會再次登上《跨界歌王》幫唱,王珞丹喊話自己是樸樹迷妹。看到這個消息,所有人第一反應:樸樹,你是不是又缺錢了?
大眾開始深八。真相令人震驚。
房:沒有。租的房遠在順義。
車:之前有個奧迪TT。十多年了,沒法修了。不開了。干脆騎小電驢或步行。
手機:諾基亞。贊助商送了一個蘋果,沒有卡。也沒法用。和朋友聯系都是郵件。
一個無房無車無蘋果手機的大齡北漂男。
他的經紀人鄧小建意味深長的說:還好我還有別的工作,餓不死。
一時間議論紛紛。
百度“樸樹窮“,有1260萬個搜索結果。
最有名的幾篇是:
《樸樹,知道你窮,沒想到窮成這樣!》
樸樹為什么窮成這樣?!!
樸樹怎么會這么窮?至今租房住,上綜藝說沒錢!
字字直指窮。
我很氣憤:樸樹說自己缺錢,可沒說自己窮啊!大V們、公知們、記者們,紅口白牙,有截屏為癥,憑什么把人家歪曲為窮?!
缺錢就是窮?
百度百科對窮的解釋是:
1稀少。
2本義:窮盡。指在金錢或者物質上很貧瘠。
3盡。窮形盡致(比喻說話不留余地,毫無保留);窮師遠討(窮竭兵力進行遠征);窮兵屯戍(盡全部兵力駐守邊疆)
4貧窮
5邊遠的
6特指不得志。固將愁苦而終窮。——《楚辭 屈原 涉江》
7小、淺。窮徑(小路);窮流(干涸的河流);窮枝(小枝;末枝);窮波(淺水);窮井(枯井)
8大。窮怒(盛怒);窮溟(傳說中的大海);窮觀(大觀)
9高。窮齡(高齡);窮岫(高山);窮高(到達高處);窮陸(高地);窮崖絕谷(高山深谷)
10破舊;破爛。
11窮,困也。其反義詞:達(通也)。
12停止。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與朱元思書》
僅1、2、4與物質和金錢相關。可見,窮,是一個泛指。
到底啥叫窮?
我們從幾本書中來尋找答案。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么擺脫不了貧窮》一書中,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與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指出:
1、窮人通常缺少信息來源,相信那些錯誤的信息。很難做出“正確”的決定。特別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這些決定會引起嚴重后果。
2、在為大眾服務的市場中,窮人處于不利地位。
3、對于人們能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最終常變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書中反復強調:選擇是需要空間的,這空間至少要大于自身的溫飽條件,否則由于可供選擇項的稀少而使得殘存的選擇毫無意義,或者說不同選擇之間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簡言之,窮是:1、信息匱乏;2、社會環境中處于弱勢;3、自我實現低。4、沒有選擇的能力。
▼
《我在底層的生活》中,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為體驗美國底層人民的生活,于1998年,選擇了六個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
在不同的城市,換了六種工作,有服務員,有零售,有清潔,有老人服務,但是結局都一樣:
她發現自己陷入一個困局:
因為錢不夠,不得不住在偏遠的地方來節省房租。
因為住在偏遠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因為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發現更好的工作機會的時間,越來越少。
為了應付逐漸上漲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說服自己承擔更多的小時工作或者兼職。
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做各種勞苦的工作,她漸漸成為一個工作機器,無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每天只是在重復的做同樣的工作。
然后換一個地方,進入下一個循環。不管她多努力,也不能換來一個未來,在沃爾瑪也不行。一個可笑的事實是,她們這些在沃爾瑪做服務的人,卻買不起在沃爾瑪做促銷的商品。
這種窮表現在:
1、需快速賺到維持生存的錢。
2、無論怎樣出賣自己和自己的時間,都換不來錢。
3、沒有任何未來。
可見,在任何國家,任何人,窮的表現形式差不多,不過有幾點是一致的:
1社會資源 (人脈)薄弱;
2家庭資源匱乏;
3自身能力弱;
4沒有主動選擇的權利、能力、自由;改變現狀和未來的可能性微弱,甚至連維持現狀都愈發吃力;
5不敢舍棄任何金錢和物質;
樸樹到底窮不窮?
社會資源層面:
他的好友有高曉松和張亞東。不是點頭之交,而是真正為對方著想、理解對方、尊重對方的真正的朋友。
一次演出回去的路上,車在公路開到一半,樸樹說:停車。高曉松問:你干嘛。樸樹背起吉他說指指遠方的夕陽說,我要看夕陽。高曉松問,那你怎么回去。樸樹彈起吉他回答道:那不管,以后再說,你先讓我看夕陽。最后他就抱著吉他唱著歌看戲夕陽,沒人知道他怎么回去的。
高曉松形容他,活得詩意。
他理解他。
家庭資源層面:
樸樹爸爸叫濮祖蔭,是北大空間物理教授。媽媽也是北大教授。僅這一點,已超過中國絕大部分人了。
自身能力:
出道21年,3張專輯,40多首歌,首首精品。平凡之路、那些花兒、生如夏花。。。
就最近的平凡之路來說,獲得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2005福布斯名人中國榜,樸樹綜合排名26,收入1100萬RMB。
他說,之所有這么多年來作品不多,是因為對音樂“沒有感覺”就會停止創作,作品如若沒有打磨好就絕不會公諸于世。
他不會為了節省時間而找別人來寫詞,因為自己每一首歌寫的詞,都是自己的內心。
改變現狀的能力:
想參加綜藝節目就隨時能參加綜藝節目——只是不愛參加,因為“我覺得生命太短了,我要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想接廣告就有廣告接——只是不愛接。出道那么多年,只接過一個匡威。
想做專輯就做專輯——張亞東每年都來找他一兩次,見面就勸:做一張新專輯吧。“為什么要做?”“有那么多喜歡你的人,你可以用歌曲跟他們交流,你還可以賺錢啊”“為什么要賺錢?”
想上春晚就上春晚——人家擠破頭,他能上卻不想上。“就煩春晚這類主旋律的東西,何況還要假唱”。
發發微博就能賺錢——不發。“我認為微博是有話對大家說。我暫時沒什么可說的”
想賺錢就隨時隨地有大把人跑過來拱手把錢雙手奉上。
隨時變現能力MAX。
舍棄能力:
亨利·大衛·梭羅說:“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能舍棄之物的數量成正比”
內地流行音樂“教父”之稱的“天王”級音樂制作人張亞東,曾經說過樸樹“連一次都不愿意裝孫子”,不賣歌不上節目不做生意,所以他也沒有錢。
樸樹說:“我不是不可以裝孫子,我真的好想要那筆錢,但是我覺得我也可以沒有它。”
“我從來就沒認為我缺錢,而且我覺得我生活很優越,我甚至沒有想象過能過更好的生活。”
當年有個少年租住在他隔壁。少年跟他借錢。他啥也沒問,就給人家30萬。最后不出所料,少年拿著30萬跑路了。樸樹也沒說什么。是他親朋好友坐不住了,四處追查。不過找到那人也是半年后了,那人在工地打工,錢早就花完了。樸樹只對那少年說了一句話:“我告訴你啊,你還不起錢,就不要來見我。”
所以,樸樹不是窮,他只是缺錢。
暫時缺錢。
準確地說,是主動選擇遠離錢。
他們的“窮”
2015年4月23日,竇唯坐地鐵的照片在網上火了。各種冷嘲熱諷,尖酸刻薄。
鳳凰文化主編胡濤對此說:
無論憐憫還是幸災樂禍的人,都同時一起被時間改變著。在這個資本收買一切的環境里,老炮們幾乎無一不在大眾文化的浪潮中參與著演出,他們都偽裝憤怒,與時代共謀,因為真正憤怒者是不上臺面的。而竇唯是選擇不動心的精神生活服膺者,他當然不符合大眾娛樂化、快樂化、可量化的標準,大眾是害怕做成功學意義上的失敗者的。也許在對竇唯的長吁短嘆中,看到的是我們自己無法選擇的人生。
竇唯對此的回應則是漂亮得要命:清濁自甚,神靈明鑒。
我一直認為:竇唯、樸樹、王菲都是一類人——才華橫溢、自由不羈、永遠驕傲、永遠天真、永遠不屑于迎合誰、永遠不屑于取悅誰、永遠不屑于討好誰。
王菲活成傳奇,但她依然需為名和利做一些事——上春晚、接廣告。從這個層面來說,樸樹活得已不是任性,而是肆無忌憚、灑脫到極致、絢麗到讓人只能仰望。
尾
高曉松用這樣一句話盛贊樸樹:“你還在,不是因為你愛這個圈子,是因為這圈子愛你”
有句評價是這樣寫的:樸樹,是我們不曾擁有的才華,不曾忍受的痛苦,不曾有決心的改變,不曾經歷的人生……
寫到此,已覺足夠。那么,以我喜歡的歌詞作為結尾吧。
以苦難為船 以淚為帆 心似離弦箭
莫說天無涯 海無岸
縱然歸程須萬載
今日歸來不晚 與故人重來
天真作少年
——樸樹·《在木星》
END
作者:黎沛沛。居北京,房地產從業者。我叫沛沛,我男人姓黎,我愛他,所以我叫黎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