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不懂“清心慎言”,后來才明白其含義之重。
一直把“修己清心,涉世慎言”當做人生的座右銘,用以時刻提醒著自己。還記得第一次聽見這句話,是在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演講的是個小姑娘。我到現在還記得她演講時激情澎拜的樣子,給我觸動最深的一句話就是這句了,真的是一次很棒的演講。
以前的自己算是心直口快,總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卻在無意中傷害了很多人。我們感情性格的隨性自然。卻造成了別人的不悅。后來慢慢的才發現自己真的存在很大的問題,于是便在心中強要求著自己一定要學會善于傾聽,少說多做事。
我曾經認為自己很好,至少認為自己真實,愛說愛笑愛瘋狂,我想這就是年輕該有的生活方式,放任不羈愛自由青春。青春叛逆的時候,和爸媽吵架,竟口無遮攔說了一句:“既然你們這么恨我,當初生下來就應該把我掐死”,當時媽媽聽到這句話時眼淚都出來了,看到媽媽哭了我也很難受,其實當說出這一句話時自己已經后悔了,但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就是無法收回。口無遮攔的話真的可以穿過五臟六腑刺痛人心,那時年少,不懂得什么叫做傷人。在那以后我時常想起自己對媽媽說的這句話,我在想如果以后我的孩子對她的媽媽也同樣說出這樣的話,我又該如何去想?那時的心一定是很痛很痛吧!
如今的我,二十多歲,雖沒有了當初青春的嬌縱叛逆,卻也沒有經歷世事的飽滿成熟。這些年改變最多的或許就是自己的話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懂得“修己清心,涉世世慎言”的真正內涵。以前的我很浮躁,每天只想著出去吃出去浪,我甚至沒有耐心去安安靜靜欣賞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心直口快,馬馬虎虎。朋友說,你要改,不然以后會吃虧的,我不以為然,我說這就是我的性格。
朋友是偏胖的姑娘,以前總是開玩笑的說她死胖子。也許是關系好,也許是因為她的一直包容,我從來沒覺得自己的交友方式有任何的不妥。后來,微博上看到了一個互動話題,講的大約是什么樣的人讓人最討厭。突然看到了一句話,便是說那些口無遮攔的人,別人的缺點或者傷疤并不是你拿來開玩笑的借口,也許這就叫做“沒教養”。我似乎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突然明白自己好像也屬于這一類人。不應該把別人的缺陷拿來開玩笑,因為,真的會傷人。后來問那個朋友,問她曾經是否介意我這么說她死胖子,她說雖然有時候很不開心,但是好朋友便不想多生氣,因為不值得。真的!話多便會傷人,即使我的出發點并不是去傷害,但是我確實傷害到了別人。言多必失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很感謝我的朋友一直默默包容著我,我很幸運擁有這么好的一個朋友。
國慶節在電影城兼職的時候,記得好像是被上司批評,讓我很不開心,和上司吵了一架,鬧得大家都很不愉快。朋友說你真是傲嬌啊,敢和老板吵架,我大笑說這有啥,大不了不要工資。后來平靜下來,仔細想想,自己真的有很多錯。不應該在別人批評我時,整個人炸了。也不應該和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別人吵架,給別人帶來麻煩。老板挺善良,還結清了我的工資。我似乎有些內疚,內疚自己不能管好自己,控制情緒。更讓我知道了涉世慎言的重要性,自己已經不再是可以口無遮攔的年紀,“修己清心,涉世慎言”,為了自己好也為了別人好。
后來,自己開始慢慢知道如何開始做一個“有心”之人。為了改變浮躁的自己,開始逼迫自己去看書,剛開始是有些逼迫,后來才發現逼迫變成了喜歡,我開始享受文字帶給我的安寧,好像世界都安靜了。我開始去懂得思考,說話之前經過大腦,學會沉淀。做到完全“清心慎言”四字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開始學著去改變。我想這是生活教會我們最好的道理。
我從年少無知到現在的青蔥年華,從幾歲到現在的二十幾歲,成長帶給我的不光是年齡上的遞增,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改變。現在的我并不能完完全全做到清心慎言,但是我盡可能的去改變自己。我想當我真正懂得了“修己清心,涉世慎言”這八個字時的內涵,并可以真正的做到這樣,這也許就是我成熟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