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六歲的那一年,我要開始漫長的求學之路,我猜想應該有很多的孩子和我當年的經歷一樣,因為沒有提前做好準備,結果到了學校就大哭大鬧,害怕父母把自己留在學校,更因為對學校的不適應,導致最開始的學習基礎沒打好,開學的前幾天也就荒廢了很多功課,到后來慢慢熟悉了學校的生活也才漸漸的沉淀下來,開始認真的和許多陌生的同學一起學習,然后和那些經常接觸的幾個同學成為了好朋友。雖然說是好朋友,但是在那個年紀的朋友關系都不是特別的牢固,有時候本來是兩個個好朋友一起瘋鬧,雙方也就沒有怎么顧忌對方感受,這樣就特別容易出現摩擦,一旦有摩擦產生,那朋友之間就會立馬反目成仇,不過只要過一段時候之后,又可以重新的和好。一個剛剛組成的班級總是特別的不團結,也許這是老師保護剛入學孩子的一個手段吧,那就是凡是那個同學受到另一個同學的語言攻擊或者人身攻擊,就要立刻的報告老師,而卻那個打報告的孩子就會獲得老師的夸獎,并受到表揚。因為有了這樣的規矩,結果讓同學們對打小報告的心態非常的積極,不管是否是因為意外而誤傷,被告到老師那里就成了故意的。而且孩子也沒有任何的反駁能力,就算反駁了,也會有很多的同學做假證,其實那些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事實是怎樣的,只是跟著瞎起哄而已,那個被冤枉的孩子也就只能吃啞巴虧。這種氛圍只有到換了新的班主任以后才算解脫了。
其實剛進學校里總是會遇到一些不自由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老師也高估了我們這幫新生的忍耐能力,因為我們的年齡都比較小,會出現很多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需要上廁所的情況。其實在這件事情上,我還挺埋怨當年的老師的,因為當年我就在上課的時候提出想要上廁所,但是老師說忍一會就下課了,但是老師卻不知道了,我們都是在已經忍無可忍的時候才提出要上廁所的意見,再加上我們思想也比較簡單,不知道該如何去接下面的話,所以也就只有默默的繼續忍受下去,這樣的情況出現也是該然的要尿褲子的。我都忘記出現過幾次這樣的情況了。有些性格比較內向話少的孩子,就算是想要上廁所也不敢跟老師提起,就活生生的尿在了褲子里也不吭聲。本來我在沒上學之前,除了被自己父母和婆婆打罵過,其他任何人都不會罵我,但是進了學校之后,終于遇到了一群敢罵我的老師。我最開始還特別奇怪,為什么他們會罵人呢?慢慢的長大后才知道,沒上學之前的所有行為都只是因為沒有受教育,所謂的不知者無罪,別的大人只是把我當成一個無知的孩子來看,他們也沒有要教育我的義務,所以他們也就不會來指責我的對錯。
也只有長大到一定年齡后才會懂得,指責你的人才是真的關心你的人,他們是在糾正你錯誤,讓你可以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