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賽場上,這個叫傅園慧的女泳姑娘突然成了網紅,被刷屏了。不少人已經被傅園慧圈粉。昨天,她的微博粉絲還是5萬,現在已經漲到334萬了,并且,還在以每小時10萬的速度瘋狂飚升。
昨天,她只是以半決賽第三進了決賽而已,卻突然比拿了金牌的冠軍們還受追捧。今天,她又拿下了100米仰泳比賽的銅牌,再度創造個人最佳成績。
也許有人要問,她為什么會這么火?這一切都源于她那段充滿洪荒之力的魔性受訪,光看截圖都覺得可樂。有網友說,見過可愛的運動員,但這么好玩的,還真是頭一次見。
傅園慧跟其他運動員最大的不同在于,她從來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她是個極其開朗活潑的小女生,她不虛偽,真誠而自在。
在她20歲生日那天,她給自己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小園園的二十歲》。在文章里,她寫道:“想笑就笑吧,想哭就哭吧。并沒有那么多人在看著你,不用給自己那么多壓力和束縛。做自己永遠是最開心的。人,都應該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風格與熱度。不要再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了。去做個咆哮的小園園吧。雖然看著猙獰了點。可是畢竟開心哪。”她還反復聲明自己不是個逗逼,而是個哲學家。
她在生活中就是如此爽朗真誠,坦然自若。不矯情,不做作。就像她說的那樣,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從不委屈自己去討好全世界,她只想為自己而活。她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在接受采訪時,記者問她對明天的比賽是否充滿了期待。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我已經很滿意了。”她只為今天而活。在她看來,只要今天的自己超越了昨天的自己,這就是最大的勝利。
如果說傅園慧的走紅是因為她生動的表情包,那么她背后付出的努力也許只有她自己最清楚。要知道,就在四個月前,傅園慧還處在個人狀態的低谷。
傅園慧5歲學游泳,10歲獲得省運會冠軍,11歲進省游泳隊。2011年,她獲得世界青年游泳錦標賽100米仰泳亞軍,開始進入公眾視野。2015年8月,第16屆喀山世界游泳錦標賽,傅園慧以27秒11的成績獲得女子50米仰泳冠軍。
世錦賽冠軍之后,傅園慧卻歷經坎坷。先是腰部受傷,緊接著,主教練徐國義因病住院,她必須重新調整適應李雪剛教練的帶訓方式。隨后,傅園慧幾次生病,身體虛弱,一訓練,淋巴就會發炎。
今年4月份,全國游泳冠軍賽暨奧運選拔賽在佛山舉行。傅園慧已經中斷系統訓練半年。半決賽第七驚險晉級、決賽第八排名墊底。險些錯失巴西里約奧運會入場券。
但是好在她都咬牙挺過來了。傅園慧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永遠是那張無憂無慮的,甚至是沒心沒肺的燦爛笑臉。
如果說寧澤濤是游泳界的一股清流,那么傅園慧則游泳界的一股泥石流。她無畏而坦蕩,自由而靈動。她的身上散發著一種強大的磁場,吸引著我們向她靠攏。
這種由內而發彌漫出來的磁場,便是她骨子里強大的自信和堅強。她為了盡快恢復體能順利參加今年的里約奧運會,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魔鬼式訓練。
她在采訪中說:“鬼知道這三個月里我經歷了什么,我真的好想死,訓練太累太痛苦了,簡直生不如死。”她坦言訓練很苦,但她從未輕言放棄。她的堅持與堅強,讓她成功站上了奧運會的領獎臺。
雖然她最終只獲得了銅牌,但是她為此付出的努力勝過任何獎牌。令人欣喜的是,國人對于金牌不再癡迷,而是用更加開明與寬容的態度去看待奧運健兒們的表現。贏了金牌固然可喜可賀,輸了金牌也無所謂。重在參與,享受過程就好。
傅園慧最打動我們的正是她自信爽朗的笑容,她那極富感染力的表情包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歡笑。用了洪荒之力的傅園慧,象征著我心中的奧運精神,即:勝不驕,敗不餒,永遠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當我們看慣了太多運動員們苦大仇深的神情,突然看到傅園慧這個小女生單純明亮的笑容,會有一種大冬天里被陽光沐浴的感覺,打心眼里替她感到高興和自豪。
當然,我們也能夠理解奧運健兒們身上背負的各種沉重的壓力。畢竟,長年累月的艱苦訓練和一絲不茍的運動風格已經深入骨髓,他們身上肩負著為國爭光的使命感。我們只是希望能夠多一些像傅園慧那樣的運動員,不以成敗論英雄,不唯金牌論,不過分在意輸贏,輕裝上陣,好好享受比賽的過程。
感謝傅園慧的表情包,感謝傅園慧樂觀爽朗的笑容,讓我們重新燃起了對于奧運的熱愛與期待。她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哪怕每天進步一點點,也是值得開心的事情。有時候,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我們不要每天都活在別人的閑言碎語與挑剔的目光里,我們應該活出真我,活得盡量灑脫自在一點。我們的生命有且只有一次,要珍惜每一寸光陰,快樂自由地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