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一時英主——談楚成王熊惲之死(一)

文|心路獨行

1.英雄末路

楚成王

弒君殺父在春秋不算啥新鮮事兒,《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可是楚成王熊惲被兒子殺死,我還是覺得可惜!他在位長達四十六年,當政期間楚國先后滅亡貳、谷、絞、弦、黃、英、蔣、道、柏、房、軫、夔等國,兵鋒越過了淮河,直抵中原,先后與當時中原霸主齊桓公、宋襄公和晉文公過招,基本不落下風。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一代英主也沒能處理好王位的傳承問題,自己的感性之舉最終形成蝴蝶效應,將自己的生命交到兒子的屠刀之下,悲夫!

2.殺兄稱王

息媯撫養二子

楚國的君主皆羋姓,熊氏。楚成王名熊惲,他的母親就是資深美女息媯,這位息國的君夫人被楚文王強搶到楚國后先后生下兩子,即熊艱和熊惲。楚文王十五年,公元前675年,楚文王去世,熊艱繼位。不料三年后,熊艱殺心起,預置弟弟熊惲于死地。誰知歷史跟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熊惲逃到隨國,并在隨人支持下襲殺熊艱而登基,是為楚成王。

同室操戈,骨肉相煎在春秋雖不罕見,不過筆者對這件事深懷疑慮,因為據《左傳》記載:息媯于公元前680年入楚宮,三年內產兩子,也就是說熊艱和熊惲兩人大致出生于公元前679年和公元前678年,至熊惲殺兄自立也不過年僅六歲而已!如果此事為史實,則可以斷定事件是朝中權臣借君王身份自為。

無論是誰借王權發號施令,楚成王的繼位后的舉措無疑是明智的。即位之初就布施仁德恩惠,與諸侯修好結盟,并派人向周天子進貢,周天子賜給他祭肉,說:“鎮守南方、平定夷越各族的動亂,不要侵犯中原各國?!贝撕?,他借周惠王之命,鎮壓夷越各族,大力開拓疆域,使楚國疆域擴展到千里之外。

3.楚齊爭鋒

召陵之盟形勢圖

此時正值齊桓公稱霸中原之時,楚成王在成人后,毫不畏懼,從公元前666年到公元前 657年四度伐鄭,沉重打擊了齊國在中原的重要盟友。齊桓公雖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為了維護霸主的尊嚴,于公元前656年春率領八國聯軍南征楚國小弟蔡國。

蔡軍潰敗后,齊楚兩軍呈對峙局面,卻都忌憚對手不敢輕易訴諸武力。楚成王在外交上占據主動,派使者責問齊桓公:楚與齊相隔數千里,本風馬牛不相及,何故來犯?逼得管仲只能以楚國包茅不貢和周昭王南征不復來搪塞。

夏天,楚成王又派遣屈完帶兵到八國聯軍的駐地召陵。面對炫耀武力的齊小白,屈完不卑不亢,不辱使命,最終代表楚國與諸侯訂立盟約,不戰而屈人之兵,使齊桓公的南征淪為一場毫無軍事價值的表演秀!

召陵之盟后,楚成王看到齊桓公色厲內荏,不斷繼續北上發動局部戰爭,避免直接與齊交鋒,卻不斷蠶食齊的勢力范圍。楚國的崛起,最終使鄭國疏遠齊國,選擇在大國間搖擺騎墻。接著楚成王派令尹子文趁機滅亡弦國,威脅齊國諸小弟江、黃、道、柏四國,作為對齊國的試探。結果齊桓公并未派兵救援。

楚成王十八年即公元前654年,齊桓公終于出手率軍圍鄭,懲罰鄭國暗中親楚。楚成王親率大軍北上圍許救鄭,迫使許僖公銜璧到楚國認罪投靠。齊桓公孤注一擲,全力伐鄭,楚成王見齊國勢頭正勁,選擇退而求其次,選擇戰略退卻,主動向齊國請和。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諸侯在葵丘會盟,鄭國、許國都被迫參加盟會,齊桓公霸業達到頂峰。面對現狀,楚成王選擇避免與齊正面沖突,由北上變為重點東進。從公元前649年到公元前646年,先后滅掉江國、黃國、英國,勢力推進到淮河中游,齊桓公鞭長莫及。尤其是公元前645年楚成王在婁林大敗徐國,齊桓公的八國聯軍畏楚如虎,面對楚軍長驅直入竟然毫無作為!楚國猶如一顆新星冉冉升起,病入膏肓的齊桓公望洋興嘆,束手無策。兩年后,齊桓公病逝,齊國大亂,楚成王即將迎來他的人生巔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楚人先祖遷徙】 楚人乃祝融后裔。商朝初、中期,楚人部落受殷人驅逐,一路南遷至湖北荊山。 【楚國建國——兩周交替】...
    楚兮夜兮閱讀 1,437評論 1 7
  • 關于春秋五霸,共有八個版本。但無哪個版本,有兩個霸主是公認的:齊桓公和晉文公。兩位國君的事跡都很精彩,這里不細述了...
    信陵飲閱讀 824評論 4 51
  • [央視紀錄片] 《楚國八百年》(八集全·已修復) -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 ( ゜- ゜)つロ 乾杯~ - ...
    楚兮夜兮閱讀 5,168評論 1 19
  • 煙雨迷蒙謎雨煙,行人盼路伴人行。 幾年春秋迷人心, 往昔刺薇是馮家。 世代之下,青墨斷箋 幾年春秋,幾年神游
    流雲鯨閱讀 286評論 0 0
  • 看到后面小宏一眾人歷經兩戰每戰不到十五分鐘(估計的)就結果了大反派的時候,我才終于想通慢悠悠的撒盡笑點和萌點的前半...
    框框之上閱讀 448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