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蘇州浪花,今天有我來給大家分享《弟子規》入則孝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最新解讀。
? ? ? ?原文意思:父母叫我們,要馬上答應,不能夠遲緩;父母有事要我們做,要立刻行動,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這是對父母的一種恭敬。
? ? ? ?說到這里,我還是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古人的孝道。
? ? ? 從前,楚國有個叫孟宗的孝子,對母親照顧得十分周到。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孟母突然病了,什么也不想吃,孟宗很著急地問:“娘,你想吃什么?”孟母說:“我只想喝一碗新鮮的筍湯。”孟宗聽完,馬上跑到屋后的竹園,四處挖掘,希望能找到竹筍??墒窃诙?,哪里有竹筍呢?孟宗急得大哭起來。他的眼淚一滴一滴地掉在雪地上,眼淚融化了雪,地上長出了嫩綠的筍。他趕緊把挖出來,回家做了一碗筍湯,孟母喝了湯,病就全好了。孟宗用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連草木都為之動容,雖然這只是一個寓言故事,但是卻可以看出正是這幾句簡簡單單的文字,奠定了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道德秩序,它究竟有什么樣的能量,可以讓人祖祖輩輩的傳承,今天我們帶著現代人的思維來做個探討。
? ? ? ?家庭關系中子女和父母的行為處事方式,會在子女的社會交往中都有一一對應,比如夫妻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員工和上司之間,甚至同事之間,朋友之間,子女和父母這種行為方式的融洽程度,決定了他們在社會關系交往中的融洽程度。也就是說,能及時回應父母呼喚的人,能快速按照父母意愿付諸行動的人,他和妻子之間就會和諧,他和上司的關系就會很融洽,他做事的效率就會高,他在朋友中的口碑也會很好。
? ? ? ?這方面我們家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例子,前面我已經說過,我的父母對大哥二哥的溺愛,經常喊幾聲都不應答,最后要敲打他們的窗戶,才會出來。后來大哥學開車跑運輸,半路上碰到了他一個小時候的玩伴也開著車迎面過來,可能是因為以前發生過一點小矛盾,結果大哥把車停在路中央就是不肯讓路,誰也過不去,后來還是教他學車的師傅趕來罵了他一頓,才把路讓開。由于小時候大哥和父母的關系不和諧,所以走上社會以后和朋友的關系就處不好。
? ? ? 其實家庭也是我們走上社會之前的實習場所,對父母恭敬孝順,表面上是一種孝道,其實也是在修煉子女的人品。古語說:百行孝為先。說的也是這個道理,特別是在現代社會,每個人每天要面對的事情是過去的數十倍,生活便利的同時,人的思想也復雜了,而父母總是對兒女有操不完的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每天都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當我們回到家的時候,父母最關心的就是我們今天的狀況,雖然每天都是簡單重復的話語,但是父母卻能從我們回應的語氣中判斷出我們今天的心情,帶給父母的是擔憂還是喜悅,這種影響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 ? ? 比如有時候我受了客戶的氣,剛進家門,媽媽問我想吃什么,我沮喪著臉說:什么也不想吃,然后啪一聲關了房門,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門外媽媽的心里是怎樣一種擔憂,也可能會讓她一夜都睡不好,這是一種怎樣的傷害呢?
? ? ? ? 2016年國民健康普查,總結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除了大氣污染、水污染、食品過度工業化等大環境的影響,其中還列出了保持健康的4條人為可控的因素,第一條就是樂觀的心態,占4條因素的50%,所以我們說要孝順父母,就應該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讓父母安心,父母才能情緒好。
? ? ? 同樣,關于行動,父母讓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種是我們認可的事情,大部分都可以遵照;但是另外一種,當這件事情和我們觀念有沖突的時候,我們往往是采取一種對立態度,急于說服父母放棄這個念頭。
? ? ? 比如我媽媽沒有上過學,但是我現在覺得她是非常智慧的。不記得什么時候,我媽媽開始信基督了,姥姥還夸我小的時候,還學著舅舅跪在地上禱告的樣子,所以我媽媽就特別想讓我也信基督,每天睡前和清晨,我都能聽到媽媽虔誠的禱告聲和她唱詩歌的聲音,雖然我不明白詩歌的意思,但是卻能記住里面的詞句和哼出她的韻律。
? ? ? ?按說我懂事了就會追隨她的,可是事與愿違,我自以為從學校學到了科學,也知道了什么是迷信,于是,媽媽說的懺悔次里又多了一句:親愛的父,請原諒我的罪孽,我沒能把小羊帶到您的面前,親您給他光照,讓他悔改。奇怪的是我聽得越多,就越反對,甚至我爸爸也反對,兩個哥哥也都沒有信,這些還不夠,我還經常拿一些科學常識和她辯論,一心想讓她放棄她的信仰。
? ? ? ?就這樣我們相互說服了20多年,直到我將為人父的時候,我才體察到了媽媽的堅強和執著,我接媽媽來蘇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帶她去找教堂,我放棄了對媽媽的說服,因為那是媽媽的精神支柱,我卻一直想著去摧毀她。但是媽媽卻從來沒有放棄說服我,一直到前幾個月,遇到了一群年輕的女孩,她們要去敬老院做慈善,我順道載她們去,其中有個女孩也信基督,媽媽又給她說自己有罪,當那個女孩聽了媽媽的話,她笑著說:阿姨,你沒有罪,讓誰到神的面前不是你的責任,這是神的責任,如果時機到了他自然會信,也許他永遠也不信,但這也不是你的責任,他也可以信別的,只要心善良就行,就像他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做善事。然后又夸了我一番,媽媽聽了若有所思,我沒辦法體察媽媽的真實想法,我覺得她不會放棄的,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時候會信,但是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至少可以讓媽媽少一些負罪感,多一些寬慰!
? ? ?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聆聽,感謝活明白這個平臺,解讀正道,傳遞正能量,讓更多的人能夠走進活明白,喜歡活明白!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