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說《情書》的清雋悲美情愫(賞析)

? ? ?很早的時候就聽說過日本著名導演、作家巖井俊二的代表作《情書》了,只是卻始終緣慳一面,不曾拜讀過。直到朋友買了這本書,又隨手放在了我的書桌上,才得以在一個寧靜而又倦怠的夜晚,邂逅這一場清雋悲美的暗戀。我著實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形容這本書,只好生造出這樣一個清麗、雋永、悲情、浪漫精美的混合體。讀這本書,我的形容詞變得貧瘠、匱乏。

   《情書》是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開始的,通過兩個女子書信的交流,以含情脈脈的筆觸,清麗細膩的文字,舒緩地展現出兩段單純而珍貴的愛戀,畫面干凈純粹,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愛戀的深沉眷戀。那種記憶里的美麗與憂傷,是無數人青春里的真實映照,溫暖而殘酷。

   巖井俊二是殘酷的。在小說的開端,便是渡邊博子去深山為未婚夫藤井樹掃墓的畫面。在鋪天蓋地的雪的白中,黑色的喪服更加肅穆,使人悲傷。這場雪,又讓博子想起樹是在雪山不幸遇難去世的,心底自然涌現出難以言說的哀思,所以才會在相冊里尋找阿樹昔日的地址,并寄出那封本應永不可抵達的信。日本是櫻花爛漫的國度,巖井俊二的骨子里是有著櫻花一般浪漫的情懷的,所以才寫出博子這種愛到極致,甚至無視生死的疼痛深情。

   “你好嗎?我很好。”這封只有六個字的信,在阿樹兩周年的祭日被寄出,這種簡潔中,藏著一個女孩心底的旖旎。正如之后博子在女生藤井樹家門前寫的那封信,不愿意寫阿樹在兩年前去世,而是寫到“我不知道他現在人在哪里,在做什么,不過就算現在,我也時常想起他。不知他是否在某個地方過得還好。”這種單純而笨拙的舉手投足之間,是一個女子最大的浪漫。她堅信阿樹,只是在某個自己找尋不到的地方,過著另一種生活。所以,她像寄河燈一樣,寄出第一封信,用一個浪漫的陰謀,引出一段美好的誤會。

   小說是多鏡頭展開的,在這一點上,作者的導演特質顯露無遺。所以小說中,有著光線和細節的考究,畫面感極強。在博子寄出信以后,作者開始對女生藤井樹的生活進行描寫。這種鏡頭之間的切換,在小說中被靈活運用,絲毫不顯凝澀。

   小說始終是明暗兩條線交替著發展的。一條明線是博子和女生藤井樹對男生藤井樹過往的追溯,另一條暗線是女生藤井樹的生活經歷。我把這兩條線綜合為“尋找藤井樹”,正如在小說末尾色內中孩子們的那個游戲。

   從博子和女生藤井樹的通信中,我們逐漸還原出了男生藤井樹的形象。博子在一封信中寫到:他那樣的人,經常眺望遠方。那雙眼睛總是清澈的,是我迄今為止見到的最漂亮的……他喜歡登山和繪畫。如果不是在畫畫,就是在登山。寥寥數言,便勾勒出男生藤井樹的形象,散漫不羈,干凈深情,仿佛一棵沉默的樹,帶著一種憂傷。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特立獨行又執著堅定。這樣的男子,幾乎能夠俘獲所有女生的心,想要用自己的柔情去撫慰他憂郁的眼神。

   而女生藤井樹對于男生藤井樹的印象,卻始終只有疏離,甚至略帶厭憎。在少年時光里,我們都曾有著男生藤井樹這樣的情愫。偷偷愛著一個人,卻又不知如何表達,只能通過一些特立獨行的方式,甚至惡作劇的方式來吸引她的目光。比如,男生藤井樹騎車下坡時,用袋子套住女生藤井樹的頭,在停車場借著她的勞力核對英語試卷答案,在腳受傷時仍舊參加田徑比賽,以及,與她一起做圖書管理員在每一本無人借過的書上簽下“藤井樹”三個字……這些笨拙的幼稚,是一個少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羞赧而青澀的愛戀。此時的藤井樹,是我們每個少年自己。也正是由于這些,小說才更加純凈動人,字字句句猶如涓涓細流,靜靜流淌進讀者心里,使人于不經意間被深深打動,無法抗拒。

   一段隱沒在青春的風里的暗戀往事,隨著博子和女生藤井樹的通信,剝繭抽絲般清晰起來。對于男生藤井樹的點滴回憶,仿佛在尋求寶藏,在最后真相大白。原來,他在借書卡上簽下的名字,都是她的,這一段曲折隱秘的心事,仿佛清涼的泉水,使人內心澄澈柔軟起來。此時,博子與藤井樹第一次見面時,阿樹的慌張,以及他對于一見鐘情的定論,都清晰起來。這讓我想起一句在網上觸動無數人的話:自別后,我喜歡的所有人都像你。所以,此時男生藤井樹與博子的相遇,于博子只是第一次邂逅,于阿樹已是緣分注定的重逢。

   小說中的另一條線,是女生藤井樹的人生故事。父親曾因感冒不治身亡,討厭醫院,高燒不退仍然堅持工作。常年與媽媽爺爺住在偏遠不便的郊區,看似平淡瑣碎的生活中,浸染這她對于生命以及死亡的認知。而在大雪紛飛,感冒加重的時候,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信,一切離奇又真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會因為一封陌生的信,像兩個女主人公一樣認真較勁。而這樣單純執著的較勁,又是故事發生的必要條件,我們只能歸結于兩個女子的浪漫主義情懷。這也是整篇小說的一種格調。接下來,女生藤井樹在生活中感冒加重,做奇怪的夢,還要去猜測來信者是不是惡作劇,這種緊湊的情節,十分扣人心弦,這也是文學作品最大的魅力:用浪漫主義的方式,使生活中很難發生的事情合理化地發生。

   在小說中,博子和女藤井樹是一種對照,是作者柔軟與堅強的兩種態度。在小說中,博子沉浸在阿樹去世的悲傷中難以自拔,而女藤井樹,卻在遭受感冒折磨的同時,耐心地給博子寄出一封封關于男藤井樹往昔的信,甚至還在醫院的一場夢魘中,從父親去世的傷痛中走了出來,夢見父親的去世,或許也夢見了那個少年和曾經的自己。

   在小說中,是有著非常多引人共鳴,感人至深的畫面的。比如,一開場時白茫茫的雪,在感冒時突然收到陌生人寄來的藥,女藤井樹高燒昏迷時爺爺背著她在雪地里奔跑,博子在秋葉先生的陪伴下,在雪山大喊那句“你好嗎,我很好。”以及最后,女藤井樹收到那張畫著她肖像的借書卡……

   對于博子來說,在雪山上,勇敢地喊出沉寂在心底的對戀人的思念,感情如櫻花般盛開到極致,此時,已不是悲傷,而是對于生命逝去的尊重,是對自我的釋放。我也愿意相信接下來在秋葉先生這個默默愛著自己的人的陪伴下,博子會迎來一場愛情的新生。將所有的回憶,寄回給女生藤井樹,已是博子的新生。

   對于女藤井樹來說,大病終愈,從爺爺種下的那棵樹中看到生命的蓬勃與美好希望,也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最后那個收到借書卡的畫面,也讓女生藤井樹終于看清自己曾經朦朧的愛戀,也明白了另一個藤井樹對自己的美好愛戀,畫面至此戛然而止,留給讀者一種朦朧的美好,隨心去回味,去猜度。

   巖井俊二在小說中寫到: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真摯的感悟沒有磨滅。生命是短暫的,而愛情是永恒的。有一個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想必,這就是這篇小說創作最直接的意圖,這也是巖井俊二一貫書寫青春物語,疼痛成長的內核。

   看到過朋友發過一句“我所有的筆都知道你的名字”,深深被打動。透過文字,仿佛看到一個人在紙上,一筆一劃地寫下另一個人的名字,這種愛,有著信仰一般的虔誠。就像男生藤井樹在借書卡上寫下的名字,寫下寂靜的思念,此時“你的名字”是最美的情書。安妮寶貝在作序傾情推薦時寫到“寂寞地眷戀和想念著一個人,就像留戀我們無可言喻的生之歡喜和蒼涼”,相信在這本書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青春,以及如信仰般純粹的青春愛戀。此時,我們是男生阿樹,是女生藤井樹,是博子,是秋葉,或者只是找到了自己的一點影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