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中還剩余4小節未讀,這篇先從剩余的這四小節開始吧
天天鉆研創新,孕育巨大的飛躍— 這節在我的理解是,在持續行動為前提條件下,不斷地改進以往經驗。對于這個持續這個關鍵詞,一些人會因為自己對其他事物的好奇心或者獵奇心理,以及社會需要全能發展的人才的主流思想的影響,會放棄或者暫時擱置原先奮斗的目標和計劃。因此要警惕要警惕因外界或者本身各種主觀原因而完全放棄現在正在堅持的道路以及不應該遺忘現在所走的這條路最終是通往何處的。而后要記住創新,創新意味著沒日沒夜的堅持不可以是漫不經心地去重復與昨日一樣的事情,而是“今日勝過昨日,明天勝過今天?!庇行r候勝利并不是相對于他人而言,而是相對于自己而言 — 今天的你,勝過昨日的那個自己了嗎?人生有些時候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其他的敵人,大多數時候戰勝對方似乎只會是時間的問題。因為最終的獲勝者永遠不是在人生這條跑道上一開始就領先的人,而是誰最后堅持下來跑到終點的那一位。并且,能夠阻止你行動的,有些時候和外界因素無關,換句話說,能夠控制你下一刻是放縱還是克制的行為模式的決定因素 — 是你自己。只有你才能決定你的行為應該是行駛在什么軌跡上 — 你的思想主導你,你的情緒影響你。堅持這兩個字眼,你做到了就意味著你一定會在路上,遇到一些否定自我的負面情緒:那些在面對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時而產生的懊惱,垂喪,迷茫。可就是因為你攜帶了堅持這把利劍,即使你遇到了這些影響你甚至阻止你行動的情緒,你還是要繼續行走在你選擇的這條道路。即使面臨著今日相比昨日的進步顯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也要選擇繼續前進。即使你面臨著家人,朋友,同學的誤解和不了解,也愿意孤身一人選擇繼續做下去。這就是堅持,在你面臨負面的自我否定的情緒時,在你嘲笑今日的進步是微乎其微的時候,你依然扮演著堅持這個角色,踐行著堅持這一理論。而創新則意味著,我們不可走老路。我們要走在通往我們心中目標的大道上,但在這個堅持的過程里,我們要挑選更有效的那一條條小徑。善于思考改進的人,也許不意味著一定成功,但這個思想一定是能夠成功的人已經擁有的。就如作者舉得那個例子:對于打掃衛生,每天善于琢磨改進如何清掃的更快更干凈的人最后開了一家保潔公司,而沒有這一思考力的人,可能還是清掃工作者。
傾聽工作現場的神靈之聲— 解決問題的答案永遠隱藏在第一案發現場。觀察,回憶,再現整件事情的發生過程 — 就像偵探搜尋解決案件的蛛絲馬跡那般 ,而這個事件不斷還原本貌的過程里,你將會得到解決當下所遇到的瓶頸的解決靈感或者解決思路。就像作者說的那樣:“答案永遠在現場”。 但是想要獲得這難得的幸運的眷顧,就要滿足三個條件,分別是: 你需要親臨現場,不亞于任何人的熱情, 在觀察的時候,要用真誠的目光,用眼睛去凝視,用耳朵去傾聽,用心靈去貼近。作者在改小節總結道:“信念的執著和觀察的敏銳,促使無生命的現場和產品竟也有了生命 — 物應心愿。
人生時時“有意注意” — 有意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成長的過程,就像錐子那樣,把全部力量集中與一個點上,就可以將事情辦好。而這種如錐子般將力量聚于尖端一點從而有效達到目的的“集中力”來自于——思考的強度,深度,和大小程度。在該小節里,作者為了讓讀者重視觀察這一敏銳度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個在公司經營的過程中現實的例子。在某項重要的研究項目中,撤下了包括項目負責人在內的研究班子成員,啟用多名新人,徹底重組了多年來由固定人員構成的組織。
在這個例子中,請容許我注意到的另一個疑問:是什么造成了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失去其寶貴的敏銳的觀察力,從而導致被新的員工替換下來了呢?在我個人的經歷里,不得不說我時常會發現自己的注意力和觀察力會明顯的下降,快的話是在30s內(例如在玩注意力訓練這個application的時候),或者是30分鐘后,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會消解。這個現象可以得到避免嗎?可以通過后期的鍛煉增強該一絲不茍的態度的維持時間嘛?
描繪夢想使人生飛躍—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都主動或是被動的失去了做夢的的能力,描繪夢想的能力。而那些幸運的沒有失去這種能力的人,他們的夢想無論有多么遠大,作者指出如果缺乏強烈的意愿就無法實現。在另一方面,凡內心殷切祈求的東西定能到手,雖是如此,但我們還需思考思考在思考直到把夢想滲透到潛意識里。是否將夢想滲透到你的潛意識里的所顯現出來的差別就是在“見聞同一件事情,有的人獲得重要的啟示,有的人糊涂錯過?!蹦贸鲆粋€例子來講就是“看見蘋果落地的人不勝其數,但從中發現萬有引力的卻只有牛頓?!?/p>
在第二章節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中分為13小節。
前四小節講述的是人生哲理是什么,重要的作用,和堅守以及最后的實踐的重要性。作者將孩童時期接收到的做人的基本的原則——正直,不撒謊,不貪婪,不給人添亂,待人親切,作為正確做人的基本原則,并且將這些重要的品德視為人生哲理并運用到經營企業里。事實上這些人生哲理絕非像我認為的那樣的簡單,這些人生哲理是即使蒙受損失也必須遵循的哲學,是明知吃苦也甘愿承受的覺悟。
自己的人生之戲如何編演— “人生是一出戲,我們每個人都是戲里的主角”。 總是會聽到到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和作者的原話本質的區別在于“如”和“是”上,這是兩種態度吧,將自己的人生真正的視為一出需要自己認真的態度去上演的戲劇,本身便讓人可跳出自我人生的大局,不會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失?!叭松畱蛉羰侨绷藷崆楹驼J真,那么就會使一個人的才智和正確的思維方式黯然失色”。
認真面對人生所對接的詞組是“正面迎擊”。正面迎擊意味著,無論下一刻你要面臨的場景超出你個人的承受能力范圍有多么巨大,都需要你的正面對持,甚至是將自己逼到背水一戰的境地。在另一方面,正面迎擊也意味著你需要面對事實。而事實上,“如實地審視事物”這件事本身便被作者視為一種“謙虛”的人生態度。
愿每個人都身披勇氣的披風,手攜著堅守這把劍,持著和事實正面對峙的態度,即使最后面對一個人孤軍奮戰也不懼的前進在自我成長這條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