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哪怕打一個電話回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長大了,父母便老了
清明節,公司給了兩天假,本可以回家陪陪家人,祭拜祖先,奈何經濟拮據,還欠了朋友一筆數,便跟家里謊稱公司沒放假,自己窩在出租房里呆了兩天。
這幾年,過年過節的,最熱鬧的莫過于微信朋友圈,于是想著從朋友圈尋求慰藉。吃著方便面的我,看著朋友圈曬出的各種祭拜場景,心里蕩起了一絲漣漪,想著自己也是有一段時間沒有回家了,也不像以前頻繁的打電話回家,我媽還特意打電話問我是不是談女朋友了。怪不好意思的。
從上大學開始,我更加習慣獨立生活,也不再像從前般依賴家里,回家次數也變得屈指可數,偶爾便是微信語音簡單幾句。
我媽跟我語音的時候,總會講“吃了嗎,早點休息,不要累著了”之類的話題。其實,不是她閑著,我媽上班也很忙,只是好久都沒有打電話回家的兒子,她想念了。她怕打擾到兒子的工作,她怕兒子嫌煩,因為不懂我的工作,所以工作上幫不了,沒有什么共同話題,唯有用僅僅幾句無關緊要的話藏盡道不清的想念。
其實,不需要聊多久,只需要那一聲“爸媽”,所有的關心想念便都得到滿足
而我們總會把時間大方于朋友,卻吝嗇了家人
每年過年,我們好像總有參加不完的同學聚會,朋友飯局
每年過年,我們在家出現最多的時刻只有睡覺的時候
每年過年,我們陪家人吃飯總匆匆而過
每年過年,我們陪伴家人聊天時,手機總滴滴響個不停,像是忙的一塌糊涂
家人總會小心翼翼的問我們過節回不回來。沒等我們把借口脫口而出時,家人早已心領神會,唯有囑咐我們,“好好工作,家里不用操心;記得吃飽穿暖,不要餓著凍著了;錢夠用嗎,我讓你爸給寄點過去。”可是那語氣中,無不透露著那一絲絲的念想。
小的時候,過節是我們最高興的事情,長大后,過節成了父母最高興的事情。
我們總以為時間過得很慢,慢到皺紋爬上臉,才意識到最浪費得起的是時間,最浪費不起的也是時間。
2.
前天微博一個熱搜--放假到奶奶家來玩好嗎,想必已濕潤了一些人的眼眶。簡單而真實的往往更易催人淚,其中有些話也擾亂了我的心緒。
-我當初早戀的時候,全家人都反對
只有奶奶跟我說,奶奶支持你
我帶她回去見奶奶的時候,奶奶很喜歡她
我們結婚那天,奶奶閉上眼,很仔細的摸了她的臉
奶奶說:“我要把她的樣子刻在心里,以后到了那邊才能告訴你爺爺
他最疼的孫子的媳婦長什么樣子。”
-放假來奶奶這玩兩天好嗎?前兩天托人裝了wifi的
-奶奶做給死人燒用的竹制品,每個賺幾毛錢
眼睛不好做的慢,或者去附近的廟里念經一小時幾塊錢
攢了好久在我上大學的時候給我取了一萬讓我花
鄉下的銀行一次取不了這么多她就分好幾天跑老遠去取錢
你的人生都是苦,那我不祝幸福,只愿你長壽
-爺爺拉著我說:“我很好,別擔心,你自己在外面注意身體,多吃點好吃的……”
可是爺爺的飯桌上,我卻只看到一小盤咸菜孤獨的擺著
-“奶奶您一個人在家晚上不害怕嗎?”
“不會啊,有電視陪著我啊”
奶奶走了半年了,現在我還時常夢見她
我瀏覽著便想起了我奶奶
奶奶住不慣城里,更樂意搬回鄉下,鄉下有屬于奶奶的交際圈,無非也是村里相處較融洽的老人們。其實我也知道奶奶每次在家里住不了幾天便讓父親送回村里的原因,即使生活里諸多不便,父親也免不了被村里人掛上不孝的名頭,奶奶依然堅持。或許村里多了一份熟悉和安全感,不像城里那樣,鄰里間永遠都是冷冰冰的門門相隔。
直到有一天,我回去探望奶奶,看見奶奶在擦拭爺爺的遺像,那一刻,我好像更明白了些許。
我想,大概是這里有爺爺生活過的痕跡,即使爺爺離開多年
這世界上,最疼愛奶奶的人應該就是我爺爺吧
愛情公寓里有一句話,“最好的朋友住在隔壁,最愛的人住在對面”
而我,想加一句:最好的朋友住在隔壁,最愛的人住在對面,而最親的人和我住在一起
這個五一,沒有出游,愿我們都可以回趟家,陪陪家人。
-END-
文/@楊先生
一個寫雜七雜八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