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重金尋子14年終團聚,究竟經歷了什么

孫海洋一家三口團圓

文 | 龍哥

編輯 | 龍哥

找遍大半個中國,最后連騙子都不再聯系,2021年12月6日,一場遲到了14年的擁抱,令無數人為之動容,辛苦尋子14年又57天的孫海洋,經歷了無數個難以入眠的深夜,終于熬到了頭

初見還是少年,再見已是白頭,可兒子雖然是找到了,隨之而來的卻是各種各樣的連鎖反應,從不會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到還未決定該留在哪邊,再到決定回到深圳,短短一周左右的時間

18歲的孫卓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一路跌宕起伏,承受了太多本不該在他這個年齡所承受的曲折經歷,自從孫海洋尋子成功的消息曝光之后,一家人的一舉一動更是備受外界關注

平凡卻努力生活的人生

孫海洋,出生在湖北監利縣一個偏遠的農村家庭,由于家境貧窮,15歲的孫海洋便輟學離家外出打工。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經過幾年的努力,19歲的孫海洋便在武漢開了人生的第一間包子鋪。

2003年,孫海洋30歲,兒子在湖南省永順人民醫院順利出生。30歲的年紀雖然不算老來得子,但還是不能阻擋孫海洋對他這個剛出生的兒子的寵愛和對其寄以厚望,從他給他兒子取名叫孫卓就可以看出,孫海洋希望他兒子將來卓越超群

孫卓小時候

為了給兒子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孫海洋決定到中國最大的城市北京考察,但是孫海洋北京的天氣竟是冷得刺骨又不忍心讓孩子受這個苦,接著又到了上海、廣州等地考察

經過反復折騰了幾年后,2007年便又摸索著來到了深圳,同年的10月3日在深圳白石洲創業開了間包子鋪,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深漂”

孫海洋的手藝相當的不錯,當時他的包子僅僅賣5毛一個,每天卻能賣2000塊錢,可以想象當地人對他包子的喜愛。

孫海洋看到生意如此紅火,2007年10月1日便一個電話叫他老婆把湖南永順的生意舍棄掉盡快帶兒子來深圳。

想著隨著包子鋪生意蒸蒸日上,可以讓兒子有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能一直持續下去,孫海洋就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可天有不測風云,就在他暗自欣喜的時候,噩運悄無聲息地朝他迎來。

不測有風云,旦夕禍福間

10月8日,孫海洋開始送兒子孫卓到幼兒園上學。本來以為兒子能開開心心上學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但是噩夢終覺還是到來,就在第二天晚上7點半,忙了一天的孫海洋躺在店里休息,妻子在廚房里準備明天包子用到的材料。

孫卓跟孫海洋說:“爸爸,我出去外面玩一下。”孫海洋對孫卓說:“天黑了,你還跑到外面玩什么?”誰知,這會是他們父子相認前,14年來的最后一次的對話

孫海洋拿著兒子小時候的照片

據當時的目擊證人稱,4歲的孫卓是被人販用玩具車和零食誘拐,人販是一個40多歲的男子提著一個皮包。

于是孫海洋就去了派出所報警,可我們都知道這種情況一般要24小時才能立案

孫海洋不肯放棄,便和他的家人一起找了整個晚上,找遍了白石洲大街小巷并張貼了尋人啟事還是沒能找到孫卓

第二天孫海洋早早到了派出所,經查詢,恰巧附近超市攝像頭幸運地記錄下人販子的模糊面貌,于是便有了線索

在得知孫卓被拐后,孫海洋69歲的母親帶著老家一眾親戚來到深圳幫忙孫海洋夫婦尋找。在后來幾年里,年過七旬的奶奶為了找到孫子孫卓,每天呆呆地坐在深圳鬧市區的地鐵口,在每個從地鐵口出來的小孩中尋找

要是來自外地的線索,就會獨自跑到外地,睡大街一邊乞討一邊找,家里人勸都勸不住

后來孫海洋說,光是打印的尋人啟事就有10萬份。直到2021年,他的家里還有幾千張尚未發出的尋人啟事。

這也是他的辛酸與無奈,當時的互聯網并不像如今那么發達,也只能用這種原始的方式尋找被拐的兒子。

孫海洋在孩子丟失的第6天,就把包子鋪的招牌換成了一塊上面寫著“懸賞二十萬尋兒子”幾個大字的廣告燈箱

孫海洋的包子鋪

不管如何,如今兒子孫卓愿意回到深圳和她們一起生活,孫海洋一家終于迎來大團圓的結局

孫海洋每接到電話都覺得這是個希望,但每次都是失望而終。孫海洋說,自己并不恨他們,因為有人打電話過來就說明這個事情已經被傳播出去了,讓更多的人知道才有希望。

但他最怕的還是來了,到最后連騙子都不騙他了。

轉機出現

2012年,陳可辛導演在“打拐題材”電影《親愛的》尋找題材時,找到了孫海洋,想把他的尋子經歷拍成一部電影。但是孫海洋說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把他的電話號碼放在電影《親愛的》里面,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給他提供有用的線索。

他的電話號碼從孩子被拐后再也沒有換過

2014年,電影《親愛的》在全國影院一上映便引來了社會廣泛關注,其中張譯飾演的韓德忠,原型就是孫海洋。

電影《親愛的》上映

電影講述的是被拐的孩子牽動著的兩個家庭“你的團圓卻是我的分離”的動人故事,而引發一系列尋子、爭子、認子的悲歡離合。

在這之后,社會上各界人士了解到他的遭遇后,紛紛給予他幫助,向他提供疑似被拐和走失兒童的線索。他發現孫卓不再是一個個案,社會上還有很多個“孫卓”

在接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孫海洋便搜集了3000多個丟失孩子的名單,幫助更多的孩子回家,盡管找回來的孩子依然是占少數,但他始終在為此堅信不疑地努力。

初見還是少年,再見已是白頭

2021年12月6日,失散多年的兒子孫卓終于在山東聊城市陽谷縣被找到,孫海洋與兒子孫卓DNA比對成功。孫卓從山東趕往深圳認親,孫海洋與兒子孫卓終團聚。孫海洋一家團聚的消息不脛而走,這一刻有4億人被他們感動

孫海洋一家三口相擁而泣

從上面的圖片可以深深感受到了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愛與真情!

但是孫海洋的一開始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兒子孫卓不愿意回到她們身邊,讓孫海洋夫婦失望不已,雖然心中失望,但是孫海洋夫婦還是尊重兒子的意見。

但回去后據說孫卓因為和養父母鬧矛盾,第二天一早沒吃飯就離家而去,并沒有走遠,而是去了啟蒙老師家里,和老師說著自己心里的不滿。

就在2012年13日,孫卓經過思考,已經決定回到深圳跟隨親生父母生活。

孫海洋一家三口相擁而泣

據透露,如今拐賣孫卓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吳某龍已被檢察院批捕,幫助其藏匿孩子的同犯也正在申請批捕中。此外,除正在生病的孫卓養父,孫卓的養母及另一名被拐孩子符建濤的養父母也被采取強制措施取保候審。

接兒子回來后,孫海洋大辦宴席邀請幫助過他的人,各界人士都來捧場有人說他過于高調,但是我們要理解一個兒子被拐14年的父親能再次團聚的心情。

不管如何,如今兒子孫卓愿意回到深圳和她們一起生活,孫海洋一家終于迎來大團圓的結局

5年救5000人的團圓系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正如孫海洋所發現的一樣,社會上還有許許多多個“孫卓”,

中國每年的失蹤兒童不完全統計有 20萬人左右,找回來的兒童大概只占 0.1%

在打拐的道路上,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很多人也許還不知道團圓系統的存在,它被賦予的價值就是,解決人力不能解決的問題

“團圓”系統上線5年,已幫助找回近5000名兒童。

團圓系統聯合了多家互聯網app如阿里、百度、騰訊等50多個APP

在接到有人報警后,相關信息會在第一時間通過支付寶、微博、高德地圖等相應渠道自動推送到兒童失蹤所在地周邊手機上,最快的調動人群。

團員系統上線一個月失蹤兒童找回率高達89%

如今5年的時間,全國已經有9億手機用戶參與到團圓系統的打拐行動中

如今小編會在文末提到團圓系統的原因就是:

目前僅有9億多手機用戶知道團圓系統的存在。大部分兒童被拐的父母總是先想到用傳統的方法找孩子。還有就是很多人對打拐的意識不夠,在app推送被拐兒童的時候毫不留情地關掉。

所以小編在這希望,希望團圓系統可以得到迅速普及。

更希望有一天,中國的打拐系統,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但用的人越來越少。

在這里也希望有一天真的能天下無拐,讓所有孩子都能在親生父母身邊長大,對此各位會怎樣看呢,請在下方留下你的想法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