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今天趕到國博來為黨慶生的人這么多!一路上要過層層關卡,一字長蛇隊尾等候的我又該把“汗流浹背”這個再合時宜不過的詞兒用上了。總之,進國博是一個困難活兒!
第二次來國博了,所以走進來的那一刻,我默默的告訴自己:莫要過于血脈僨張,悠著點兒!
可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作為一個抗日劇的真愛粉兒,要在這種氣勢,這種氛圍下hold住,臣妾做不到啊!于是乎,我毫無疑問的自我亢奮了!突然間好多話要說呀!
此圖一出,立現毛爺爺站在天安門城樓子上高喊的那句話:“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從小我就知道,“董存瑞個不高兒,關鍵能舉炸藥包”。可是現在長大了,我會說:不高嗎?那為何他貌似可以頂天立地!
兒童團員,腦子里只能提取出小兵張嘎,出生在這樣一個年代,小小年紀只能手握紅纓槍,村口站哨崗吧!
說到埋地雷,我腦子里有個三維立體動態畫面:小筐攜在手,汗巾圍上頭。
鑒湖女俠秋瑾,這才是心目中女俠的樣子!提槍策馬,好不英俊瀟灑!小時候我也有一個女俠夢,“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因為作業太多就沒去!”是不是都這樣啊?
轉戰陜北。是不是每一個決定性事件發生之前,都該有個領導人物臨涯而立的配圖啊!當年曹操的一次“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后,便不費一兵一卒,盡收袁術死后之勢。到毛爺爺這兒,亦是如此。
八女過江。從來都只知道狼牙山五壯士,今天知曉還有八女過江的英勇事跡之后,突然間感覺有哽在喉頭。
四渡赤水
世紀智者。他們是思想、理論的智者,但還需要的不正是上述的實踐者嘛!或許他們的思想層次沒有那么高,有人為國,有人為家,有人只是為了自身溫飽,可他們依舊選擇了成為戰士,血多汗少,無淚!
常常在想,如若我生活在戰火連天的年代,會不會也這樣的英勇,這樣的義無反顧呢?估計我不會是那時候的江姐、劉胡蘭,因為我怕疼!
中國的戰斗史后便是文化片段。
只可惜這么多的書畫,只看會了一副,而且還很好意思的拿出來說了。“大廈之成,飛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
外銷瓷器型千樣百態,花色奇異繽紛,遠超過了古代宮廷及民間用品,正是為了迎合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需求。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是“顧客就是上帝”啊!
“金鑲玉”的老祖宗
正宗青花開光花卉紋盤
最后以“關公耍大刀”結尾吧!看這赤面長髯的關二爺,身段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