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相干的你我

一直很想看的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rence),完成之后不勝唏噓。


也許每個人內心都有著隱秘的狂想,思索著之前的每一個選擇會帶來怎么樣微小又顯著的改變,一步一步最后直至終局致使天差地別。也幻想著回到過去重新走向另一條未選擇的路,又會是翻天覆地的一番光景。或是在萬千的平行宇宙中,總有一個自己,得到此刻的時空里所需索的一切。至于是否得到滿足倒是很難說,滿足感畢竟是很虛無縹緲的東西。

如果有一個這樣的機會,讓你得以審視在平行世界里所有自己所處的境況,做出選擇,是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

有點偏離電影。電影本身的故事值得多于一遍的玩味和思索,直至看到結尾,冷靜下來,會覺得其實在每一個境遇里都是多個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只是變量個數眾多,最后的函數空間太過廣闊,所以各個結果都千差萬別。我們不知道在第一個分岔路口的決定時刻是否多言一句會讓故事走向頃刻不同,也不知道是否一陣沉默會讓一個可以做選擇的場合消失不見。

平行世界到底是一棵樹還是多維函數空間呢。

假設,本來不相干的平行世界得以互相影響,我們會如何選擇呢。

電影的世界觀設定應該是到此時保有同樣的事件之后不同的走向,或是之前不同的走向,這是相干的基礎設定,也就是說,如果得以有機會相干的話,可以在設置的情景系列中評判出相對最完滿的結局。譬如和睦有加,相安無事。那么,迷失在眾多世界里的人,可能都有去尋找這唯幾的桃源的動力,并為了獲得這種幸福付出代價。

找到了最好的愛人、朋友、家人和其他人,然后殺死最好的自己并取而代之。也不知道這個結局到底是悲是喜。

關于選擇的一些話,想起看過一篇文章關于初中課文,《未選擇的路》。也許,無論在分岔路口選擇的是哪一條路途,落葉滿地或是青蔥翠郁,走到路途將盡的時候,都會為那一條錯過的小路感慨幾番,甚至將一路郁卒歸咎于路途本身。

也許,所謂未選擇的路,究其本質,是沒有選擇的道路。看似分岔的路口,卻有著理所當然的終局,與行進的道路無關,只是關乎自己。

p.s 女主很美。海報里的星空也是。


poster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兒時最喜歡 帶著淡淡煙味和汗味的脊梁 長大后才知 那是遮風擋雨的厚墻 那座氤氳偉岸的脊梁 挑起人性的光芒 披星戴月...
    溫繼榮閱讀 285評論 0 0
  • 上周,我去北京如約見到了李笑來老師,我們30個人從全球各地齊聚北京,吃了一頓晚飯,飯菜我已經不記得吃的什么了,是烤...
    梁浩瀚閱讀 863評論 0 1
  • 和磊先生是中學同學,同年級不同班,當年的我可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柳葉彎眉,星光閃耀,萬人親迷。(咳咳,請大...
    我和磊先生閱讀 20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