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同叔說的一句話,“用眼光丈量出來的距離,或許一輩子也走不完。”然而行走在青春無限可能的路上,還擁有去不斷嘗試開拓的熱血。我不會看到路的盡頭,但是一直在路上。
小長假,是對忙碌生活的一種嘉獎,終于可以在波濤洶涌的日常中忙里偷閑,好好看一看這世界的繁華。這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感激它,讓我得以遇見天津這座充滿時代感的城市。
一座撐過了漫長歲月的城市,自然會是一個寫滿故事的地方。每一寸土地,每一縷空氣,都留有時代的痕跡,就好比出了天津站就撲面而來的古樸氣息,亦或是各類風情街上洋溢著的不同文化的熱鬧場景。個人很喜歡這種韻調,非常能體現出天津在過去的時光中經歷的東西,這是時代醞釀出來的味道,只屬于別具一格的天津。
初到天津,驚訝于天津與眾不同的地鐵單程票,它是一個狀似硬幣的塑料圓幣,跟帝都的紙質票券相比,更凸顯了環保的命題,同時也更具特色。拿著它穿梭在各個地鐵站之間的時候,仿佛手里握著一個很有意思的物什,放在掌心把玩,也不會無聊,只是更覺得有趣。
作為一名愛好校園文化的學生,我每去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格外關注這個地方的校園特色。天津是一座不算很大的城市,但很意外的,有許多高等學府坐落在這里。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不勝枚舉。更讓人羨慕的是,這里的校園環境大多被孕育在古建筑里,教室是極富年代感的大樓,墻外頭有成片成片的綠植,它們順著墻壁窗沿往上爬,讓整座建筑看起來氣勢宏偉并且充滿生機。在這樣的課室里聆聽教誨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仿佛沉浸在時間的海洋里,嗅著時代的芬芳前行。
對南開一直都抱有一種憧憬,可惜的是最后我與她擦肩而過。這次的天津之行,必然是不會錯過南開大學這個充滿浪漫和夢想色彩的目的地。走進南開,沒有多余的造作和浮夸,就好像無意中發現了一處桃源之地。這里的人們悠然自得,一草一木都在不慌不忙地散發活力。校園里有步履匆匆的身影,也不乏自行車碾過夕陽的余暉遺留下的曲曲折折的印記。沿著林蔭道緩步前行,對于過往不息的車輛和各式各樣的小餐館很是驚奇。許是我的閱歷比較孤寡,從不曾見過如此具備生活氣息的校園,心中開始羨慕那些夾著書本帶著笑容來往在這校園里的人。南開印象,校園可能并不僅僅局限于書生氣,而更多在于追求更舒適高尚的生活,在一個適合生活的環境當中學習,也許會出現更好的求知效果。
與我同行的友人告訴我,天津最不可錯過的地方當屬五大道小洋樓風景區。大多數來這里觀賞的游客都會選擇租車騎行,你能想象,腳踏輕柔的風,身上披蓋著溫暖的陽光,穿梭在四通八達的街道,周圍盡是精致漂亮的小洋樓,是一種怎樣愜意的享受。鑒于自己有拍風景的嗜好,所以我選擇步行,用一種極盡耐心的方式來細細揣摩那段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消磨在這里的不平凡的光陰。
這里是一大片的名人故居,各具風格的小洋樓錯落有致的矗立在街道兩旁。有的氣勢恢宏,有的簡約大氣,也有的精美華麗。順著路標朝前走,仿佛可以回到那個不太平靜的年代,有勞碌順從的仆役,和表情嚴肅的主人。一順溜的名人標識看過來,對奉系軍閥張作相印象深刻,介紹上說,他在七七事變后拒絕在日偽政府任職,這大概是一位硬氣的軍閥,帶著一身正義和豪情。還有精巧有趣的疙瘩樓,樓強上鑲嵌著許許多多奇異的陶瓷器具,有造型各異的瓶子,也有溫婉可愛的小貓,這在這一片莊嚴肅穆的復式小洋樓里,算是畫風清奇獨具匠心的存在了。探訪名人故居,平添了我對這段歷史的認知,許多之前素未聽聞的居士,在這里可以了解到他們的生平事跡,也可以體會一番他們的風格喜好,從而猜想一下他們的人物個性,真的別有一番滋味。
順著地圖往下走,就能和闊氣的民園體育場來一個驚喜的邂逅。這是一座很具標志性的建筑,由一個又一個拱形門接連起來的長廊,給人一種恢宏大氣的感覺。很幸運,在這里我正巧碰上了公益演出活動,盡管太陽毫不客氣,也不妨礙臺上熱情如火的樂隊表演和臺下成群嗨的觀眾們喧囂的掌聲。友人說這是她日常過來跑步的地方,偌大的體育場,環境優美,設備齊全,真的是運動的好去處。不過碰上了小長假,就成了人山人海的景點之一了。
對于一個不信奉任何教會的人而言,關于教堂的認知也僅僅是禱告和幸福的婚禮而已。但是走進天津的西開教堂才發現,教堂也是一個莊嚴而神圣的地方。教堂里的裝潢非常具有藝術表現力,高雅而華麗。真正震撼到我的,是所有走進教堂的人,都仿佛被定了心神,哪怕上一秒還在嬉鬧,下一秒都會不由自主的安靜下來。這里的環境是安靜肅穆的,身臨其境,就好像走進了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地,不喜大聲喧嘩,所有人都面色莊重,肅然起敬。不知道是否是受到了濃重的宗教文化感染,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里面。不過我也從這短暫的遇見中堪堪了解了一些關于宗教的文化一角,雖不深明大義,還是尊重和敬仰文化的博大精深。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往教堂的路上,正趕上一場特殊的書市。所有的書籍典故被一字排開,靜靜躺在街邊的貨架上,等待過往行人的購買。新奇的是,這里的書是按重量買賣。選購書籍,不按本數記賬,而是論斤兩。出于新奇,我也忍不住淘了幾本,愛文字的人好像都抵擋不住書香的誘惑,之前聽過一句老套卻不顯庸俗的話,“要么看書,要么旅行,身體跟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那么在旅行的路上讀書,算不算某種意義上的功德圓滿呢?
天津的古色古香就數古文化街的最為濃烈。熙攘的人群,小吃一條街,泥人張是我對這里最深刻的印象。這里的建筑還保留著古代的色彩,不高的閣樓,街頭叫賣的手藝人,精巧的手工藝品,香漫深巷里的特色小吃……你會希望回到數百年前,那條熱鬧非凡的街道,去看看那時候的人們,生活得如何自如瀟灑。
倘若你沒有身臨其境,你一定無法想象津灣廣場的夜景有多美。那是和風煦煦的夜晚,行人沿河散步,牽手,聊天。街頭有彈唱的少年,一曲《南山南》道盡悵惘,解放橋的燈明亮卻不晃眼,兩岸的城堡仿佛來自安徒生的童話世界。時不時就升起的孔明燈,帶著許愿人的禱告,點亮夜空……這時候,如果愛的人在身邊,一定會忍不住緊緊相擁的吧。
最后一站,感嘆勸業街的古樸和繁華。當時代的遺產和現代的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你會發現,逛街購物也變成了一種極盡享受的事。行走在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商鋪隱匿在充滿民國色彩的大樓里,不禁讓人心馳神往。大概是我偏愛這種沉浸在歷史韻味里的感覺,在天津晃悠的最后幾個小時,流連于此久久不愿離開。如果天天都能在這里生活我估計會幸福到爆炸,我跟友人如是說到。
有一句話說的很有意思,“對于吃貨來說旅行的意義就是吃遍天下美食。”我雖然不是專業的吃貨,也算是對美食垂涎三尺的小吃貨。所以去旅行的路上,自然是少不了美食的視角。來到天津的第一天就被路邊發出“嗚嗚嗚”聲音的小攤吸引了注意力,友人給我介紹,這是天津特色小吃熟梨糕。一臺小小的機器,熟能生巧的買賣人,兩分鐘就能鼓搗出一份熱騰騰的糕點,往上加點果醬,嘖,美味!對熟梨糕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獨特的制作手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口感像極了我家鄉的‘新娘糕’。在陌生的城市里,人來人往盡是陌生的面孔,突然有熟悉的味道融化在最直接的感官里,莫過于一場盛大的驚喜。
旅行期間還有機會感受了一番“媽媽做的菜”。那是一家叫做弄堂里的餐廳,店內裝潢很有特點,營造了一種小巷弄堂的氛圍。暖色系偏暗的燈光,讓人深處其中而不覺得陌生,反而平添了幾分安全感。這里的菜色都是家常的樣式,份量卻很足,不得不說,媽媽的味道還是有那么幾分,不過對于離家的游子來說,還是遠在千里的牽掛更讓人癡迷。
天津是一座值得探訪的城市,先不說那些被歷史遺留在它的血液里的底蘊,就后人對這座城市的珍愛就足夠讓人敬重。哪怕是一棵毫不起眼的小樹也備受關懷。我也是偶然發現這里的每一棵樹上都貼上了專屬的二維碼,掃一掃你就能充分了解到這棵樹的種屬類別,也會告訴你這棵樹的直接負責單位,如果小樹出現了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負責單位。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是仍讓我感慨不已,一棵小樹都能受到如此愛護,其他的東西更應該是不言而喻吧!我想,天津歷經歲月滄桑之后還有那么多的古建筑得以保全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的氣息越來越濃,但是這里的人們卻好像絲毫沒有想要抹去歷史痕跡的意思。這里有現代化的摩天大樓,也有古老而滄桑的的歷史遺跡,兩者比鄰而居,看似不夠整齊劃一,卻讓人從心底由衷贊嘆,這是后人對歷史的敬重和愛護,更是對時代發展最好的解讀。
但是這次的旅行還是有不少的遺憾的,比如沒有好好逛一逛意式風情街,也沒有真的坐上‘天津之眼’去感受一下天津的上空,沒有時間去了解周鄧紀念館,也沒有得空去感受一下佛羅倫薩小鎮的風情,出于種種原因沒能嘗一下天津特色的煎餅果子和狗不理包子……錯過的風景有很多很多,然而,Life may always have regret, but the future is still good.
最后,必須要給旅途中蝸居的薄荷青旅點個贊。藏匿在君臨大廈29層,從樓上俯瞰天津,夜景也是一絕。溫馨的布置,心地善良和氣溫柔的老板和老板娘,一應俱全的生活設施,讓我首次的青旅體驗愉快而且舒適。喜歡它的布置,也從同住的小伙伴燦爛的笑容中感受到了來自這世界的美好和善意。對了,這里還有兩只萌化了的小喵。
天津感觸寫到這里差不多就要告一段落了,就以我在薄荷留言簿上的留言作結吧。
“在一座陌生的城市,
有一個像家一樣的角落,
如此難得,如此幸運,
天津很美!薄荷很贊!
去你想去的地方,去見你想見的人,
趁時光不忙,
趁歲月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