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壞了一顆牙齒,疼了好幾天。
起初沒有在意,以為只是上火或是牙齒敏感,又不是什么大毛病,忍忍總會過去的。直到疼痛愈演愈烈,用舌頭去舔舐左邊上齒根部時才感覺到那個缺口。回想自己對甜食的“溺愛”,于是被蟲子蛀了一顆牙,也算是自作自受的下場。依然在疼,那小蟲子依然一點點吞噬我的神經。我卻一邊叫喊著疼痛,一邊閉不上嘴巴,照樣大吃大喝,還啃了兩個玉米。姐妹們勸我去補牙,更有些壞人呼吁直接拔了算了。而我一方面不想在可能很帥的牙醫面前面部扭曲的撐開嘴,一方面害怕電鉆什么的工具帶來的疼痛感。我寧愿叫喊著“啊,牙疼!”,也不愿去解決這個小小的麻煩。
疼痛,是可以帶來回憶的。
小時候長牙會痛,牙齒不齊箍牙會痛,智齒長不出來會痛,壞掉的牙不論是補還是拔,還是痛。自己的牙齒掉了,安假牙過后的磨合期,依然會痛。牙齒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天一天伴隨著疼痛長大。陪著我們品嘗人生的酸甜苦辣,從不逃避,毫無怨言。
最開始長牙一定會讓家長驚喜,到了換牙的時候,就有特別的家長,會留下孩子的一顆牙作為紀念。長大了偶爾掉了牙,或是拔掉的牙齒,有的人也會留下,精心的收好。也看過有情侶分別將掉的牙齒封存進玻璃瓶中,送給對方,大概也有一定的寓意。
潔白整齊的牙齒看起來是漂亮,有健康的牙齒吃好吃的也是不愁。唯有那壞掉的牙齒,留下是不盡的痛苦,拔掉是難看的缺口,補上不是長久辦法,假牙沒有了真實的感覺。
于是這樣的尷尬,除了牙齒,還有愛情。
最初的相識,互生好感時的曖昧,喜歡卻說不出口的糾結心情,單純的美好的。就像是蘇打水流過,淡淡地,絕不會傷害牙齒。表白時的忐忑,成功的狂喜,不成功的失落,一定是茶,清香甘甜,一點點刺激,也是無害的。甜蜜的熱戀期,吃醋的酸,吵架的辣,冷戰時想見卻拉不下面子的苦,酸甜苦辣時不時的刺激下牙齒上那小小的神經,不經意間,生出了蟲子。它就一點點的啃咬著,愛情一步步的繼續著。愛情勝了,從熱情回到平淡,穩定期喝道了純凈的水,蟲子一天天的沖刷,會死。沒有寬容忍讓,蟲子越來越多,牙齒出現了洞,很疼很難過。于是要去補牙,好了一段又壞,補,補了又疼,還補....直到你受不了要命的痛,受不了補牙的麻煩,拔了又舍不得...拖到最后,牙齒不得不拔...
有人失戀時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下輩子我要做你的一顆牙,至少我難過,你也會疼。想做一顆牙的人一定經歷過牙齒的痛苦,知道痛起來是怎樣的感覺,出于深愛或是報復,要做愛人的一顆牙,就是要他嘗嘗這愛的代價。這牙齒會提醒他,這是顆經歷了所有酸甜苦辣伴隨他成長的牙齒,拋棄它,它就是要你疼。拔掉它,痛楚就真的可以消失嗎?曾經的風風雨雨,過去的喜怒哀樂,一起經歷過的所有大事小事,就真的煙消云散了嗎?
其實,這就是失戀人的六個字的心理寫照:不甘心與舍不得...
壞掉的牙齒很痛,我不愿意補也不愿意拔。下輩子也不會做你的一顆牙,至少你難過,我不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