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經(jīng)歷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要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就是要找到那個“唯一”的自我。這個獨一無二的自我,處處彰顯著與眾不同。
我們所受的傳統(tǒng)教育,恰恰是去異求同、民主集中。但寫作是個體的行為、個體的體驗,在廣袤的宇宙中發(fā)出自我的聲音,得到的同頻共振來自于同類一一相似、相近的個體。而自我的特性,猶如奢侈品一樣,天下無雙,需要珍惜、善待。
每個寫作者的文字,帶有自己的氣息、溫度,他的視野、視角、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無時不刻地左右著大腦,他的筆下就是自己理解的世界、自己熟悉的生活,作品就是自己的孩子,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
寫作的過程,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更是自我探索的過程。生活的意義在于我們能夠把許多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變?yōu)榭赡堋懽鞯囊饬x也一樣:我們要自我探索無限的可能性。讓自己認知的觸角,探索未知的領域,得到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書寫與眾不同的人生。
不給自己下定義,不給自己設限,體驗不同情境下的生命存在,讓思維海闊天空。對自我認知的局限,會隨著寫作的深入,思考的遞進不斷地推動。峰回路轉、柳暗花明,我們會來到一個沒有人捷足先登的桃花源。
寫作中唯一迎合的是自己,因為迎合讀者,就是喪失自我的開始。要活出自我的特質(zhì),就要不媚俗、不討好、不做作、不妥協(xié)。
為自己而生活,書寫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種誠實。就像蘋果樹只能結出蘋果,柿子只能掛在柿子樹上一樣,我們只能真實地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次好的他人。
模仿他人他作品,最終還要回到自己的身上。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習慣,表述日常過往,記錄思想起伏。你的獨一無二,就是不同于別人的標簽,這才是值得自豪和驕傲的地方。
梁衡在《洗塵》中寫到:“你要知道自己的價值,就要找到那個唯一的我,記住一定是唯一,余皆不要。好畫,是因為舍棄了多余的色彩;好歌,是因為舍棄了多余的音符;好文章,因為舍棄了多余的廢話。”
浮世喧嚷,濁塵蔽目,在這個紛亂的世間里,靜下心來,探索自我,用文字來展示自我。生命除了外在的喧鬧和不安,還有內(nèi)在的安靜和成長。做符合自己本性的事,寫屬于自我了悟的文,身心得到妥貼的安頓,靈魂有了安歇的地方。
每個人就像一道茶,有的是茶中極品,有的是普通的淡茶,有的芳香四溢,有的平淡味寡。在生活的沸水中,都能釋放自我,完成自我的使命。
我們不必羨慕他人的名貴,對于生命而言,接納才是最好的溫柔。每個人,作為唯一的存在,在這個星球上,已經(jīng)有了與眾不同、舉世無雙的資本。吾手寫吾心,書寫屬于自己的文字,寫出獨一無二的自我,才無愧于造物主賜予我們的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