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一件事是真的---精讀《僧侶與哲學家》之三

TRUE OR FALSE.jpg
閱讀《僧侶與哲學家》,其實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因為可以同時從多個視角看這個世界,佛學的視角+哲學的視角+心理學的視角。然后,再回歸到自我的視角。

如何區別“歷史性的見證”和“科學的證明”?阿維勒的角度是:一件事情,是否因為看見了、知道了,就可以說它是真的存在。馬修的角度是:我來了,我看到了,我知道了。

(馬修的角度很凱撒呢~)
在對談中,父子二人共同梳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脈絡。阿維勒認為:所謂的心靈不過是這些(神經)機能的組合,最多也就是一種反映、一種副現象,是附加在這些機能之外,但是無法對這些機能產生影響。 馬修認為:科學無法接受一個非物質的意識,因為在定義上,這種意識無法用任何物理性的方式來測量

通過無私、謙虛、高貴等非凡人格而達成高度心靈發展的人士,似乎能夠感應到超自然現象

馬修指出:佛法不認為有任何不朽的個體,而是認為有一種不斷在變化的連續狀態,一種互相依賴的狀態。“輪回的存在是唯一能夠證明非物質意識的事實,即意識的持續性”。 他講了幾個親身經歷的例子,他本人未開口,導師已經知道發生了什么。包括轉世靈童尋找的過程。阿維勒也同意:通過無私、謙虛、高貴等非凡人格而達成高度心靈發展的人士,似乎能夠感應到超自然現象。

“當信仰離開理性,就變成迷信,當信仰背叛理性時更甚之。但當理性與信仰合并時,就能夠防止理性變成一種純粹知識性的游戲。”

針對“超自然現象”,父子二人發生了爭執。阿維勒堅持認為:唯一真正的證據就是拋開任何主觀經驗的獨立證據。因此馬修的經驗不可作為證據。馬修則提出安德烈?米高的觀點加以佐證:當信仰離開理性,就變成迷信,當信仰背叛理性時更甚之。但當理性與信仰合并時,就能夠防止理性變成一種純粹知識性的游戲。
在這次爭辯的最后,阿維勒勉強同意:跟比較不正統的方式接近佛教的嗑藥嬉皮比起來,馬修見證的可信度只不過稍微高一點。而馬修對自己的信仰則有非不尋常的堅定性:“硬”的科學,也就是需要可復制性證據的科學,目標其實不是要解決形而上的問題,也不是要讓生命更有意義,而是希望用更準確的方式來描述物質世界。他再次重申了“修行”的重要性。

** NOTES**:

  1. 馬修:修行的生物也有它的規則,修行在心中所帶出的深沉信仰力量,可以和物質世界進行的實驗相當。從一個純粹修行的觀點來觀察新的本性,所帶來的確定性等同于觀察一個因地心引力而墜落的物體。
  2. 歷史見證與科學證明會是一個持續的話題。猶如對生命本身的探討:生命究竟是只有一次,還是一個持續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一片天堂,已不是我追尋的方向。 是否在我們最初的時刻,純凈的思想還保持著原有的單色,在沒有觸碰那層現實時,環繞著...
    何小晨閱讀 29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