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大數據時代》(7)

基于大數據的一些特性,如:“樣本=總體”、容忍適當的不精確性、“是什么”比“為什么”更加重要等等,大數據的各種成功案例已經展示出能幫助我們表現更佳、更富效率、取得進步,甚至表現出可以預測未來的能力。這在以前,人類利用自身的經驗來決策的時代是做不到的,而且人類會經常失誤。

那么在未來利用大數據的世界里,人類的存在就是為了服從數據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人類固有的弱點、錯覺、錯誤都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些特性的另一頭牽著的是人類的創造力、直覺、冒險精神和天賦。如果亨利.福特當年問大數據“他的顧客想要的是什么”,大數據肯定會回答“一匹更快的馬”,而不是“汽車”。

所以,大數據提供的不是最終答案,只是參考答案,為人類提供暫時的幫助,以便更好地尋找方法和答案。對于大數據來說,盡可能多地收集、等待信息增值并且讓其他更適合挖掘其價值的人來分析它才是明智之舉(前提是此人能夠分享開發出的利潤)。

另外,大數據不會即刻展現成果,你可能會陷入“為啥付出努力總得不到回報”的困境,但相比不努力,你要明白你已經在改善事情的結局了。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后,它將生出智慧的結晶。

(The end of this book)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