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東西都是很費功夫的

15


文|小森


如果你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你會怎樣對待她?會熱情的接待,還是若無其事、漠不關心,當作從未發生過一樣?一方面是家庭的怨恨,一方面是無辜的孩子,換做誰都很難抉擇。

但《海街日記》的主人公卻選擇了放下和包容。

故事的第一幕是姐妹三人為父親奔喪的場景,對于拋棄她們15年的父親,香田姐妹們并不覺得悲傷,她們只是盡做女兒的義務去給父親上香。卻在喪禮上第一次見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玲。

淺野玲在喪母失父后沒有受到繼母的善待,所以當香田三姐妹提出邀請她到鐮倉居住時,淺野玲毫不猶豫就同意了。故事也就從四姐妹在老屋里的生活中徐徐展開。

大姐香田幸從小照顧妹妹們長大,堅強又能干,她無法原諒拋妻棄子的父親,自己卻愛上了有家室的同事,在矛盾又糾結的心理中生活著。

二姐佳乃灑脫獨立,男人和酒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卻常常被負心男人騙得借酒消愁,醉倒在家中。

三姐千佳性格率真單純,從小缺失父愛的她依然積極熱愛著生活,無憂無慮。

妹妹淺野玲開朗又懂事,雖然被三姐妹領養,但她心里卻藏著解不開的秘密。

妹妹淺野玲


四個人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卻各有煩惱,正如生活中的我們,會為不及格的分數焦慮,為連綿的陰雨發愁,為工作的失誤煩惱,為遲到的愛情擔憂。畢竟活著的東西都是很費功夫的,重要的是在認清世界的現實后還依然喜愛它。

她們每年都會摘來老院子里的梅子,釀上幾壇梅子酒;偶爾會去海邊吹著清爽的海風,看潮起潮落;也去二宮阿姨的海貓食堂吃香香的竹莢魚。

四姐妹就是這樣,在一日三餐里找到樂趣,即使生活一地雞毛,她們總能一點點戰勝它。我們也能像她們一樣,在慢時光里享受生活,似梭羅漫步在瓦爾登湖畔心無旁騖,細心聆聽。

很多人說生活沒那么簡單,可生活本就是一餐一飯,一生專心做好一件事,守著親人留下的宅院,縫縫補補,在四季風物的更替里緩緩前進的。

就像酒的烈性,也是從糧食和清水里慢慢發酵出來,才得以如此醇香。

習慣是一種兩面性的東西,一味的以習慣的方式生活,便等于放棄了其他可能三毛在她的書中寫道:“千篇一律的日子里沒有過分的歡樂也談不上什么憂愁,就像織布機上的經緯,一匹一匹的歲月都織出來了,而花色卻是一個樣子的單調。”所以平淡的生活并非是說索然無味,也不是鼠標右鍵的復制粘貼,而是一種寧靜和安好,是一池吹皺的春水漾著微波。

我們要學會從舊習慣里突出重圍,在日復一日的生活里找尋樂趣,比如買束滿天星裝飾自己不大的臥室,壞心情時吃塊草莓奶油蛋糕,在深夜看場電影或是找貼心的人傾訴。適當的獎勵自己會讓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林語堂說“孤獨這兩個字拆開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你說你孤獨,但我們都不曾真正孤獨過。我們只是往往忽略掉夏天的星光,樹下的知了,耳邊的微風和所有生活中的美好。

影片以二宮阿姨的去世作為結尾,就像櫻花過了花期,一片片落到地上,一切看似結束,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同時二宮阿姨最愛的海貓食堂被愛她的二宮叔繼續接手。

四姐妹最后在海邊踢著水花,笑語喃喃,正如結語的那句話“如果在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有能感受美好的能力,那也是一件美好的事吧。”

因為,感受美好本身就是件十分美好的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