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同事們幾乎都有娃了,幾個常跟我在一起的小姐姐們平時聊的話題沒有一句是跟孩子是無關的。好不容易聽到她們聊雙十一,結果她們買的還都是給孩子用的東西。看著他們每天樂此不疲地交流分享育娃的趣事和煩惱,我想起一個詞,叫做“媽媽友”。
媽媽友,在日語里念作ままとも,指透過彼此孩子認識的母親之間的朋友關系。沒有工作的日本家庭主婦,尤其是帶著幼童的年輕母親,生活范圍往往小之又小。丈夫每天早出晚歸(對日本的公司白領來說,加班再正常不過,加班過后一起去喝酒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在丈夫回家之前的一整天時間都只跟孩子在一起。女性跟人交流的渴望又非常強烈,所以,在這種狀況下她們很容易感到孤單寂寞。遇到跟自己相同處境的人,會瞬間有抓住救命稻草的感覺,一旦加入了某個媽媽友的圈子,則會努力地去維護。
日本政府是極其鼓勵女性在家教養孩子的,他們認為母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母親如果能夠在家庭里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要遠遠比其在社會上工作所做出的貢獻大。所以,如果已婚女性也出去工作,反倒要交不少稅。
我覺得女性能夠多多陪在孩子身邊當然是好事,但從國內的狀況來看,如果小家庭里只有一個人工作真的是很難維持生計,更別說養孩子了。我不知道如果我做了媽媽會做怎樣的選擇,是去工作還是留在家里發揮力量,現在光是想想都覺得挺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