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真正有效解決一個問題

最近參加了一個企業(yè)中層訓練營,認識一位互聯網企業(yè)的COO,一來二去聊熟了,變成他對我大吐做運營的苦水。當時我感到奇怪,照說一家股東實力雄厚且拿到400萬風投資金的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做運營難說輕松,也不至于困難重重吧。

這位朋友告訴我,他來到這家公司8個月,運營中心下面有四個部門,工作分別涉及品牌、市場、運營和內容,前三項都好說,要么砸錢,要么讓市場人員去開拓,唯獨內容這塊成了老大難。公司做內容的有一個責編兩個小編,每天做得很辛苦,可是收效甚微,這位朋友說,他很頭疼。

我想起溫伯格在《你的燈亮著嗎?》一書中所指出的:“對于一個準問題解決者來說,他所面臨的問題就是為別人解決他們的問題;而開始其工作的最好辦法是從內心深處把齒輪從單數變成復數,從而把自己由一個問題的解決者轉變?yōu)橐粋€問題們的解決者,或者您要是覺得拗口的話,我們可以稱之為多問題的解決者。”

回到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他認為公司運營不見起色,問題出在內容上,需要想辦法解決內容制作的短板。真實果真如此嗎?我們不妨利用溫伯格的理論嘗試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分析應對解決辦法。

這家公司處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有實力雄厚的股東,資金也算充裕,擁有專業(yè)的技術團隊,幾個編輯資質并不差,做內容無非是策劃先行、活動隨后、原創(chuàng)為王,哪有這么難呢?即使一個普通人,認認真真寫原創(chuàng),運營一個公眾號一段時間也會出效果啊。

先搞清是誰的問題。是公司CEO的問題嗎?CEO每天對接內外資源、出席重大活動,還要在管理上花大量工夫,內容好壞似乎與CEO的工作關系不大;是COO也就是這位朋友的問題嗎?COO會說,整個中心一大堆事,四個模塊頭緒紛繁,除了催促內容部門早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中心的負責人還能做什么呢?總不能自己親自上陣寫稿吧?

那么一定是編輯們的問題了。可編輯會滿臉委屈的說,問題是人手不足,一大早來公司先推送微信公眾號,然后網站的每個欄目要換當天最新新聞資訊,緊接著更新APP,最近公司新的教育培訓類APP又上線了,更別說隨時進來的商家廣告、客戶資料、文案創(chuàng)意……

如此分析,問題根源基本水落石出。CEO希望盡快造出聲勢、推廣品牌、做活動,讓公司多在媒體曝光,使產品盡可能讓更多人知道,擴大社會影響,產生實際收益。并不愿意花更多成本在內容制作上,增添編輯首先意味著工資的付出,而多加幾個編輯并不等于內容質量立刻上去,不如超負荷先用著現有幾個編輯。

對于運營中心負責人來說,內容部門需要增加人手你內心是清楚的,但如果向CEO提,CEO不會采納,問題得不到解決,自己還要擔上責任,倒不如責成自己的下屬也就是編輯增加勞動強度,何況還有各項指標數據衡量編輯的工作效果。

站在編輯立場,當務之急應該增加人手,甚至公司要著手成立獨立的內容制作部門,由部門的負責人出面協調和運營部門的工作對接,同時向CEO反饋問題。

顯然,編輯的解決方案是可行的。站在專業(yè)的角度,微信公眾號、APP、美編以至廣告和活動文案都需要專人負責,直接向CEO負責的內容部門是內容質量的有效保障。當然,內容部門獨立出來并不能保證不出問題,但至少有了問題責權利是能分得清楚的。

所以說,問題的根源在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也就是CEO那里,CEO解決問題的意愿并不強烈,或者并不想解決問題才是問題本質所在。

那么,站在旁邊者的角度,我如何看這個問題呢?我認為現在做APP的太多了,去到大街隨便打開一個路人的手機,屏幕上一定是滿滿的各種APP,而且手機用戶還不見得每天都打開自己下載的APP。當務之急,是先運營好公司的微信公眾號,把公眾號做好,再來考慮開發(fā)APP。這家公司又做微信號又做APP,而且同時運營兩個功能不同的APP,齊頭并進的結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哪一樣都做不好。

APP需要團隊開發(fā),版本不斷更新迭代,不論功能性、安全性和用戶體驗都能夠保證,可這既是優(yōu)勢也是劣勢。首先開發(fā)成本太高,技術團隊辛辛苦苦做出成品上線,不多久應用戶需求作版本更新,編輯人員隨即需要不斷填充大量內容,即使做到正常升級和內容更新,也難保證用戶不會三分鐘熱度卸載。其次,APP的宣傳推廣周期長、品牌的培育更需要一個漫長過程,時間成本相當高。最關鍵的一點,如今整個APP市場已趨飽和,各個行業(yè)、領域都有專業(yè)的APP,現在進場已經晚了,除非有堅決燒錢的實力和決心。

我的建議是,利用公司現有資源,先把微信公眾號運營好。微信公眾車開發(fā)成本低、便于推廣,更重要的是它屬于一個一對一閉環(huán)式傳播的背景。幾位編輯只要專注用心,堅持根據公司產品的特色寫文章,三個月左右能夠開通原創(chuàng)保護功能。加上品牌、市場和運營等部門的努力,粉絲數在三個月內取得階段性突破不是難事。在此基礎上進行目標用戶的分類和深度開發(fā),利用微信群做社群粘度開發(fā)。這個過程中,既磨煉好團隊,又能收獲理想效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APP的開發(fā)和運營,效果一定會比不分主次大干快上強。

《你的燈亮著嗎?》這本書中說到,永遠都不要肯定自己已經有了一個正確的定義,即使是在問題好像已經解決之后。當我們去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抱著一勞永逸的想法,除了做好解決許多問題的準備多找角度多想辦法,更要有解決一個問題帶出其他問題,再想辦法解決的心理準備。當然,有很多時候,就像這本書的作者指出的,事實上,并沒有多少人真的希望他們的問題被解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