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號后臺收到大學同學的留言,讓我寫一篇《不說再見》的聽后感,事件起因是母校一位學弟用八種民族語言翻唱這首2016畢業曲,朋友圈便被青春懷舊風刷屏了,想看原視頻的可以直接滑至文章底部。說到底,這還是第一次收到讀者“約稿”,卻被我拖到今天才寫,遲到的青春毒雞湯,奉上。
(一)
再見了 相互嫌棄的老同學 ?再見了 來不及說出的謝謝
距離最近的一段大學記憶,是去年5月12日論文答辯當晚的班級散伙飯。轉眼就已經一年光陰了,好快呀。畢業之后很不愿意去面對散伙飯當天的自己,作為一個吃貨真是給食客界丟盡了臉,桌上十幾道佳肴不好好吃,喝了一杯酒就開始哭。
才在大三期末,我就開始舍不得這一堆損友,真正到了該分離的時候,想到第二早就有人要坐飛機離開成都,想到吃完散伙飯下一頓不知等到什么時候,想到四年的記憶片段在腦海里就像放幻燈片一樣閃過,想到還有好多人我沒來得及說出謝謝,眼淚就像水壩放水一樣止不住地出來。
本打算過來安慰我的死黨們,一個個被我的矯情話帶哭了。習慣了相互嫌棄的相處方式,最后一天說出口的全是“謝謝”“對不起”“我好舍不得你們”,之前的玩笑話今天全成了眼淚參半的真心話。
看到最暖心的一個畫面,因為誤會翻臉的班級“鐵三角”終于在最后一天和解了,又重現了他們一起拿著自拍桿朝鏡頭大笑的畫面,好美好美。
(二)
沒談過幾場戀愛 卻相約伴娘伴郎的靦腆 ?青春發育那幾年 還許著小孩干爹干媽的諾言
戀愛和結婚是每次死黨聚會的標配話題。每隔幾周,大家都會響應聚會組織者的號召,默契地從四面八方帶來水果、零食、啤酒,偶爾還會有播放背景音樂的迷你音響。
大家聚在北區操場草坪上,一人一張報紙席地而坐,吹著熱熱的夏風,玩著當時最火的“誰是臥底”,以及百試不爽的“真心話大冒險”,偶爾還會慘雜著打蚊子的巴掌聲。
最喜歡打賭誰第一個結婚,賭注是當時津津樂道的肥牛自助,大家爭著搶著當伴郎伴娘和干爹干媽,感覺只有這種人生大事中不可或缺的人設才能顯示出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這種感覺一輩子都不會變,你們的伴娘和干媽我當定了。
(三)
入學時想著畢業 畢業卻因離開友誼失眠 ?那時幾首流行歌 成了聚會KTV里的淚點
高考結束后長舒一口氣,彷佛12年的學海生涯完全結束一般。來到大學,漸漸將當初要當優等生的目標放低到只要不掛科便好,上課儼然成了小說電子書閱讀時間,做作業學會了二手書店買答案,考試成了一學期自習頻率到達峰值的時期。
當時的我們,巴不得早點畢業早點步入社會,畢業季的警鐘敲響時卻因為萬般舍不得偷偷抹眼淚。很慶幸當時不學無術的自己愿意花時間在剪輯視頻上面,漸漸積累了四五段珍貴影像,現在聽到每一首背景音樂的前奏響起,鼻頭就忍不了發酸。
年輕就是有打不完的雞血,通宵唱K完全不在話下,幾十塊團購的午夜檔永遠是首選。聽歌品位一直創新低的我們,唱到“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都會哭成淚人,更別提“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我會珍惜你給的思念”這種赤裸裸的催淚彈。
(四)
我們相互欠一些賬 一頓午飯或兩根火腿腸
大學四年的寢室,作為老幺一直被三個姐姐照顧著,碰到可以占便宜的空檔我就開始倚小賣小,靠著“四海之內皆我姐”的信念成功蹭到了無數美食和愛。沒課的那天,早起的室友會主動從食堂外帶揚州炒飯回來;難得的周末,路過水果攤的死黨會自覺買幾人份的冰鎮西瓜和圣女果,搬來小板凳一起邊看綜藝邊給嘴巴解饞。
這種時光現在再也不會有了。
(五)
畢業照總有些難看 每次看到卻覺得特別的暖
拋帽子那張畢業照剛出來的時候,班級微信群開始流行這樣一種損人方式——放大某位同學的表情截圖發到群里,永遠刷新著“沒有最丑只有更丑”的神話。沒有人會因為這點小惡作劇生氣,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珍惜著最后不多的玩笑。
現在每每看到這張“難看”的畢業照,心里都會暗自大罵倒數第二排中間,那個露出大白牙癡笑的自己是個傻逼,然后看到還有其他50多個跟我一樣沖著鏡頭使勁兒傻笑的傻逼,心里瞬間就平衡了。
(六)
迷茫,本就是青春的模樣
其實,有時候回想起來,當初選擇HR這個專業,根本不是因為喜歡做人力,只是像《青茫》電影中林天驕媽媽想的一樣,感覺會是個有前景的職業趨勢,就迷茫地填報了志愿欄。
現在畢業出來,班里同學有在繼續做本行HR的,也有跨專業做其他職業的。關于我,誤打誤撞因為學姐的關系接觸了PR策劃,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想想這迷茫的四年是不是荒廢了呢?拿去完成其他的人生清單會不會更好?
如果要重來,我還要跟他們這群最佳損友一起“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嗎?
當然要啊,
因為他們才是我青春的不二人選。
因為迷茫,就是青春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