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月度收益8%,和高手動輒一月翻倍,一年十倍沒法比,上班族里面算是看得過去了。
所以今天寫點干貨,聊聊自強之路。
因為階層不同,等級地位不同,自強之路確是那么的,雷同。
都是充滿了泥濘和艱苦。
少量時間有運氣環繞,時間周期拉長,都是一樣的酸楚。
因為需要每天質疑自己,為什么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
每天都是要反省的,沒有哪一天可以排除,在外。
沒有。
如果今天是交易日,那么就是雙重的反省,不僅反省職場和生活,還要反省投資和交易。
這條反省之路注定波折不堪,注定孤獨,注定走下去的只有10%不到的人群。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走出一條和別人截然不同的道路。
這條道路,叫做不進則退的頭部;其他人的道路,叫做泥濘不堪的底部。
你看到大師的璀璨人生,看到高手的熠熠光芒,有沒有看到他背后的默默付出,
有沒有看到他不在人前,反在人后的孤獨與蒼茫。
那份孤獨與執著,才是光芒的基礎。
可惜,你被大師的光環閃失了雙眼,被偽大師的營銷與煽情蒙蔽了心眼,被自我的認知不足與自控不夠捆綁了雙手雙腳。
你的呼吸,要么粗重,要么渾濁,要么韻律起來,然而,是跟著別人的節奏。
唯一沒有的,是推開他人,孤獨自我,走上自我反省的道路。
這條路能否暢行無阻,是決定了你和多數人之間的差距,半山腰還是底部。
(三)
復盤依然不難,不少人裝模做樣做到了,甚至,堅持了不少時間,然而,他們和大師之間的距離,
是60分到99分之間的差距。
每上一個臺階,每前進一段分值,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真的是這樣嗎?
我以前也是持有類似的觀點,以為積累到了,一萬小時,十萬小時,就一定可以成功。
然而,方法錯誤,以上全錯。
再強調一遍,方法錯誤,以上全錯。
真正的復盤,是回到原點,根據當時的表象,審視自己的行為,內省自己的邏輯,為什么沒有判斷出未來,以及我可以為未來做些什么?
具象化一些,就是根據自有的能力,復現當時的環境,給你再做一次選擇,你會選擇
A. ? 維持之前的選擇
B. ? ?更好的自己
C. ? ?更好的更好的自己
D. ? ?更好的更好的更好的自己
E. ? ? 上帝
當你依然停留在A的時候,反復質問自己,為什么不能有更好的答案,為什么我沒有看見更好的B、C、D甚至E。
那種不斷自打自臉,不斷深度虐待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行為,就叫自我否定。
就叫脫離舒適區。
因為我們的思維有慣性,
就這樣吧
差不多可以了
也就這種情況了
這個時候,有個變態站出來,抽你一嘴巴,說,你這樣差遠了。
那個變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的名字,叫自強不息。
你沒有,注定你的道路和別人一樣平淡無比,但是蜿蜒曲曲。
(四)
我每天復盤會發現當天市場的表象,也會寫在次日的交易日志里。
但是我不會寫出來的是,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以及,如何成為更好的更好的自己。
而這一段才是思維的精華,多年的積累,不斷虐煉自己的結果。
把這個養成習慣,不斷自我否定,不斷沖出牢籠,不斷突破認知和能力極限。
你才可以說,你和高手之間的距離,在于時間的洗禮。
假以時日,你才有機會登上一定的高度,鳥瞰茫茫的底部。
(五)
在自強的路上,有兩種人顯得格格不入,一種是偽大師,拿出了部分思維的精華。
所謂的底層邏輯
因為要賣書,賣培訓,賣VIP。
他們給你的是少量的精華,但是沒有告訴你自我否定加上涅槃提升才是真理。
你就像吸了毒品一樣過癮,少量付出,大量得到,然而成長性很低。
還有一種,就直接伸手,要求免費索取。
可以,給你一個事件的表象,而真正的規律性,那些偶然中隱含的必然性,為什么要告訴你?
你喪失了深度思考能力,給你規律性,也是買櫝還珠,白白廢棄。
大學生怎么給小學生解釋微積分,中學生怎么跟幼兒園小朋友解釋高斯定式。
1+2+3+。。。+100=?
直接告訴你5050得了。
費什么口舌,跟你解釋什么頭尾相加,中值墊后,浪費大家的時間。
或者什么都不用說。。。
因為你根本都沒有走上自強不息的道路。
你連展示自我,勇于開拓自我的勇氣都沒有,無論結果或者規律性,對你來說,都是
相同的命運。
偶爾的曇花一現
永久的底部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