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蔥的學生時代(上)
記得剛上小學時候的我,并不聰明,有點傻,還有點笨,寫字不知道橫和豎。那時候沒有格子本,媽媽用白紙折疊出印兒,當寫字的寬格子。我的記憶很奇特,漢語拼音“A”被我稱作“大高尖兒”,阿拉伯數字“5”,被我叫做“大烙鐵”,常常哄得媽媽開懷大笑。
記憶里也有苦澀:媽媽的性子比較急,耐心不夠。記得我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母親輔導我寫作業,她嫌我笨,著急,一下子把我的教科書撕了。那個學期每天上課,我小小的心都很煎熬,因為老師講課留作業,我都沒有書要跟同桌合看一本,直到下一個學期發了新書,這種尷尬的局面才告結束。
但還是要感謝媽媽的啟蒙教育,特別是她喜歡看長篇小說,生產隊的時候村里有個很小的圖書館,里面有部分小說,媽媽的枕邊書成為我的啟蒙讀物。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就能看媽媽讀的書了,開始是似懂非懂,有的字認識,有的字是靠上下文去蒙的,就這樣連蒙帶沖,書的意思我大致也能看懂。所以比起同齡的孩子和同年級的同學,我的語文成績是最好的,朗讀能力也是最好的,被同學們譽為“文學家”,也很受老師的賞識,還成為了大隊紅小兵廣播組的主播,每天早晚兩次到大隊部用高音喇叭廣播:“棗林學校紅小兵廣播組現在開始廣播……”那奶聲奶氣的童音,在整個村莊的上空回蕩,廣播詞兒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很讓父母自豪。
我學習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班主任換成了劉老師,老師很嚴厲,教學成績也很棒,一直在全中心校,在全鄉都是名列前茅。特別是棗林小學的籃球隊,曾參加過全市、全省的比賽,并且獲得全省第一。四年級之前,每當看到學哥學姐們穿著運動服,還有雪白的球鞋練球和比賽的時候,我都特別羨慕,成為了忠實的拉拉隊員,在操場邊觀戰。四年級以后我也成為了校隊的一員,出色的球技就是那時候練出來的,而且語文和數學成績都有了長足進步,名列前茅,數學和語文、作文競賽都在土樓中心得獎。小學畢業以后升初一開始到陳街上中學了,那一年我14虛歲。
陳街上學的日子很短暫,也很好玩兒,我最好的玩伴也是同學叫瑞馳,我們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起上、下學,中午帶了干糧不回家,我倆一起在學校旁邊曬麥子的大場上吃飯,背書,玩耍,有風的日子我倆仰著雙臂跑來跑去,體會呼嘯的風從耳邊掠過,體會飛起來的感覺。
有一次快放學的時候,天陰沉沉的,仿佛黑鍋底,等我們放學回家的時候,刮起了好大的風,那時候我們都是步行上下學,大風刮得我們站不住,只能一路小跑,當我跑上村北面大溝的時候風更大了,我們沒辦法走大橋了,只能抄近路。記得大溝里有好多好多的水,幾乎快到溝沿兒了,天氣冷,結了冰似凍非凍,我們為抄近路,從嘎嘎作響的冰面上跑過去,鞋子都浸透了水,到家的時候,媽媽在外屋灶前燒火,看到我滿頭滿臉的土,鞋和褲腳都凍成了冰坨。
升初二的時候,我們轉到了劉街中學,依然是步行上學的時候多,騎自行車的時候少。全村也沒有幾輛自行車,自行車可是稀罕物件兒。我經常跟鄰居小慧結伴而行,特別是冬天寒氣逼人,我倆騎一輛笨重的自行車替換著騎,累的上氣不接下氣,小慧的身體可比我好多了,經常看到她呼吸吐出來的白霧,隔著圍巾在朝陽下,就像剛出鍋的饅頭冒著熱氣兒。
初中的三年,有很多熟悉的身影留在了記憶深處,歷久彌新。我最好的同學,俊悅和國梅,是我的閨蜜。最崇拜的老師,也是最欣賞我的伯樂教語文的李老師。俊月很聰明還用功,英語非常棒,數學非常好,作文也不錯,我倆非常要好,經常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帶著干糧,到鄉中學東面的坑邊大樹下背書聊天兒。記得我倆玩成語接龍,一中午難分輸贏,不知不覺間誤了時間,上課都遲到了。
國梅原本高我一級是我同班同學國忠的姐姐,降班到了我們班。她人特漂亮,而且多才多藝,跑得快,是學校的體育明星,歌也唱得好聽極了,而且會彈風琴,是音樂老師非常欣賞的學生。而我的語文成績越發出色,在老師的鼓勵,和欣賞下,開始大量寫作,并開始投稿,雖然很多作品是石沉大海,但是我不屈不撓,筆耕不輟,老師每每都把我的作文當范文,很是自豪。當一個作家的理想開始在我心里萌芽。當時寫作的本子是用粗黑的紙自己裝訂的,因為粗黑的紙張便宜,五分錢一大張。黑紙的背面太粗糙了,是沒辦法寫字的,我總是先用鉛筆寫,使完了再用鋼筆寫。珍貴的白紙本兒,那是用了正面,用反面。先是鉛筆寫了,再用鋼筆寫,總是舍不得扔。
多少的旭日東升,多少的夕陽西下,寒來暑往,我們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
虛歲17歲那年,我們初三畢業了。俊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楊村師范,國梅如愿以償考上了永清一中,我考上了后奕高中,當時棗林村小學的同學洪元、王輝和我,我們三人考上了后奕高中,也算成為了村里的驕傲,同學中的佼佼者。
高中需要住校,開始我不是太適應住校的生活,很想家。記得高中的宿舍很大,一個聯二的房間分南北兩個大通鋪,我住北鋪,左面是鋒姐姐,右面是麗華,麗華皮膚非常好,大大的眼睛。那個年代晚上經常停電,我們在教室上晚自習,每當停電教室里就亮起了盞盞蠟燭,點點燭光映著我們年輕的苦讀的身影。麗華和我是同桌,她的皮膚白晰瑩亮,在燭光下像玉石一樣,非常美麗。
在高中里,我們的體育兼班主任劉老師是楊村師范畢業的,說話帶著淡淡的家鄉口音,但是很好聽。年輕的劉老師很瘦很高,性格溫和,對同學們很好,大家都非常喜歡他,在那時候我打籃球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成為校籃球隊的主力,擔任中鋒,成為主要的得分手,所在的校隊還參加了全縣籃球比賽,在縣城遇到了我初中時最要好的同學國梅,她是縣一中的校隊主力,我是后奕高中的校隊主力,全縣幾所中學一場場拼殺,大家心往一塊兒想,勁兒往一塊兒使,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那一次后奕中學男隊打得非常出色。獲得了全縣第一,女隊相對來說實力弱了一些,發揮的力不從心,全縣最后一名。可是我們已經盡全力了。記得那個晚上我們女隊員全都流淚了,哭的很傷心,劉老師勸了很久。第二天我們照合影留念,女隊員們一個個眼睛都是紅腫的,我的眼睛腫的還剩一條縫兒,留下了很有紀念意義的一張照片。
青春的歲月里,那種集體榮譽感,團結奮進的精神,成為我一輩子的財富和難忘的回憶。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征得本人授權,并標注作者及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