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每個有良知的人都這樣認為,世界上感情最深最厚的只有親情。是呀,在我們成家立業(yè)之前,父母是我們唯一的依靠,父母對我們的付出我們一輩子都還不清。就這方面來說,我們萬不可傷害我們的家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lián)璧》
很多情況下,我們傷害家人的初衷并不是我們的過錯。由于年齡上的差異,導致我們與父母間存在很大的觀念差異性。正是由于這種差異性的存在,我們對于父母的一些話語與做法產生了偏見,而偏見的積累就會產生矛盾直至演變?yōu)闆_突的爆發(fā)。接受了新觀念與新知識的我們又會對我們的做法做出反思,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子女,這讓我們后悔不已。
在我們與父母發(fā)生沖突后,父母表面上都裝作若無其事的姿態(tài),但是他們絕大多數心都在流血。因為你傷害他們的不僅是現實中的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更是他們對你的愛與期待。以上我說的這些是我們每個親歷者都會思考到的問題【你沒思考到我也沒辦法】。那為什么這些很樸素很真實的道理我們都懂得,而且在沖突之前我們早已知曉,但我們的做法卻不是按照我們預想到的處理這些沖突的邏輯方法實行的呢?對于這點,我的看法是你是一個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得矮子,簡單說你就是個無能的人。
講到這里,讀者們可能要噴我了。但既然這樣講我有我的道理。試想,其一,一個智力正常的人,應當認識到對父母的不容忍而直接發(fā)生沖突的言語與做法是什么,當你知道你的做法必然會造成傷害家人的后果,而你仍不顧一切不加思考的實行時,那就證明你十分愚蠢。其二,在你傷害你的家人前,你就為自己樹立了你所謂的人生觀,那就是不能做傷害家人的事,而你傷害你的家人后又在后悔,你又在所謂的悔不該,悔不該,真是讓人笑點掉大牙。其三,世界上不可能賣后悔藥的,你還在使勁的后悔后悔有何用,除了后悔你不能做什么,明明就已經注定的錯誤答案就該舍棄,彌補才是最好的選擇。
有些事情,即使是家人的做法傷害了你,你也應當鎮(zhèn)定自若,不要沖動,想一個既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家人的方法來解決,這是成熟的表現。有些事情過了很長時間,希望你不要翻陳年舊賬,給家人一個臺階,給大家一個未知,免得舒服了自己傷害了家人又回頭后悔。有些事情你很想做,而你的家人卻百般阻撓,基于對你的關愛從沒讓他們按照你的角度來思考,你不要講出來,不要反駁他們,就悄悄的思考得失利弊,再做決定。有些事,家人對你嘮嘮叨叨,他們百談不厭,為何你不能百聽不怠?你要懂得,親情是需要經營的,不要等父母老了后才再后悔。
親情不是擺設,生活中會遇到很多事情,不傷害家人是孝,不后悔才算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