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這種讓人欲罷不能的上帝的紋身,我們怎么去診斷它?它又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銀屑病一般有三大特征:好發于頭皮、四肢伸側,肘、膝對稱;皮珍呈現銀白色鱗屑、紅色光亮薄膜、點狀出血;病程表現為反復發作,冬重夏輕。這就是銀屑病的基本診斷依據。當憑這些特征診斷較為困難時,有必要取一小塊皮膚組織,借助顯微鏡來明確診斷。目前尚無可靠的血液學檢測來明確銀屑病的診斷。
銀屑病根據其病理特點分為尋常型、紅皮型、膿皰型、關節炎型四種。銀屑病皮膚損害的臨床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分布的部位很廣泛,病情的輕重差別也很大。輕的銀屑病患者可以只在身體的某一部位有一小點紅斑和鱗屑,若不治療,皮損過 一段時間也可能自行消退。
尋常型銀屑病皮疹一般發生在頭 皮、軀干、四肢的伸側,散在分布的紅丘疹或紅斑,表面有較厚的銀白色鱗屑(銀屑病也因此得名)。嚴重的銀屑病患者可以全身泛發,全身皮膚發紅,上面覆蓋皮屑,這種情況稱為紅皮病型銀屑病。個別銀屑病患者可以發展為全身皮膚出現密集的小膿痕,同時體溫升高,全身不舒服,這種情況稱為膿皰型銀屑病。還有一種情況是銀屑病患者除了身上皮膚有損害外,其手和足的關節腫脹、疼痛,這種情況稱為關節炎型銀屑病。后三種情況較少見,而且多半是因為尋常型銀屑病采用的藥物治療不當而引起的。如果采取恰當和安全的治療,一般不會發展成嚴重的類型。各類型銀屑病的臨床表現如下:
1、尋常型銀屑病。尋常型銀屑病最常見。剛開始的皮疹是粟粒至綠豆大的紅丘疹,很象紅痱子,以后可逐漸擴大成黃豆大小的或錢幣 大小的紅斑,或者幾個相近的紅斑融合在一起成大的斑片。皮膚損害的邊界清楚,基底較厚,表面覆有多層的銀白色皮屑,輕輕刮掉表面的皮肩可以看到很薄一層紅色膜;再刮除這層紅色薄膜可以看到小小的出血點,象紅色的露珠,醫學上稱為點狀出血現象,也可稱謂“血露”。因此,典型的尋常型銀屑病的皮膚損害是很有特色的,即表面是松松的銀白色鱗屑、去除鱗屑后是紅色發亮的薄膜,再刮掉薄膜可見到點狀出血。根據這些典型的臨床特征,就可以在臨床上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
根據皮損發展過程中的形態表現又可以變化成許多不同的形狀,并以各種形狀命名,如丘瘆形的皮疹散布于身體各部位者稱為“點滴狀銀屑病”,這種類型較常見于兒童和成年銀屑病患者的進行期。銀屑病皮膚損害較大,呈圓形如硬幣狀稱為“錢幣狀銀屑病”。皮膚損害在不斷擴大,互相融合形成大片不規則的形狀,好象地圖似的,稱為“地圖狀銀屑病”。皮膚損害分布呈帶狀稱為“帶狀銀屑病”。紅色斑塊損害的中心消退,形成環狀,可稱為“環狀銀屑病”。這些是按照銀屑病皮膚損害的形狀給予各種各樣相應的形象性的命名。此外,還有少數銀屑病患者的皮膚損害表面有污褐色鱗屑痂,并重疊堆積呈頗殼狀,稱之為“蠣殼狀銀屑病”;也有少數患者皮膚損害的表面形成疣狀,而稱為“疣狀銀屑病”。總之,形狀有多種多樣,其命名也因形態而定。
銀屑病的皮膚損害可發生于全身各個部位,但以頭皮和四肢伸側為最多見。有些患者的手指甲和足趾甲可以變得比一般人的指甲厚,指甲表面可見頂針樣的小坑;還有些患者的口腔粘膜或龜頭部位也可能發生銀屑病損害,但較少見。銀屑病的皮膚損害常常是對稱分布,如兩側上肢的肘部或雙下肢的小腿伸側等;少數患者可只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單獨見于頭皮,稱為頭皮銀屑病。頭皮部的銀屑病,最大特點是皮膚損害邊界清楚,由于表面覆有較厚的鱗屑,使得毛發呈束狀,當然有時也可融合成片,甚至滿布頭皮,但多數同時可見軀干及四肢等處有典型的銀屑病損害。因此,銀屑病的皮膚損害多種多樣,并可以發生在全身各個部位,對于有經 驗的皮膚科醫生來說,只要掌握皮膚損害的三大特征(鱗屑、薄膜、出血點〉都應該能正確診斷。
銀屑病病程緩慢,有的自幼發病,經常反復,可持續十余年或數十年。但也有部分患者只發作一次而不再復發。大部分患者冬季癥狀加重而夏季自然緩解稱為“冬季型銀屑病”;但也有少數患者夏季加重而冬季減輕,稱為“夏季型銀屑病”;有些患者因經過多種藥物或光化學治療后,仍然反復發作,無季節性規律,成為比較難治愈的“四季型銀屑病”。
銀屑病的病程一般可分為三期:進行期、靜止期和消退期。在進行期時,新的皮疹不斷出現,舊皮疹繼續擴大,皮疹顏色紅,輕刮可見銀白色鱗屑,有瘙癢感覺。在此期間常可發生“同形現象”,即本來沒有皮膚損害的地方若是外傷碰破后或者在打針處局部可發生銀屑病的皮膚損害。因此,在進行期時盡量不要采用針劑治療,同時要防止外傷。銀屑病患者經過一段時間,一般需要3?4周,皮膚損害就靜止 發展,這時皮損肥厚,一般沒有新皮疹出現,但舊皮疹也不見消退,病情處于靜止階段。再經過一段時間后皮疹進入消退期。此期皮疹的炎癥逐漸消退,鱗屑減少,面積縮小,由厚變平,皮疹消退后可能留下暫時性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這種脫色斑和色素沉著斑,無需治療,過一段時間會完全恢復正常。銀屑病的皮疹消退過程一般是上肢及軀干先消退,下肢較慢。頭皮部損害有時消退較快,有時遲遲不退。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一般全身情況良好,一般不影響工作和學習。
2、紅皮病型銀屑病。這是比較少見的、比較嚴重的一型。紅皮病型銀屑病是指大約全身皮膚的70%以上呈彌漫性紅色、暗紅色浸潤性 皮損,表面有大量糠皮樣皮屑,不斷脫落,因此臨床表現為剝脫性皮炎。有時在腋下、大腿根部和臍部因腫脹而使表皮剝脫和液體滲出。手足的掌跖部位呈整片的厚厚的角質剝脫,手指甲混濁、肥厚、變形,甚至甲剝離和脫落。口咽鼻及眼結膜均可充血發紅。患者常有發熱、畏寒、頭痛及全身不適等癥狀,全身淺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增高。病程可數月乃至數年不愈,治療較困難。
紅皮病型銀屑病是如何引起的?常常由于尋常型銀屑病在急性進行期中受某些刺激性藥物誘發或長期大量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后突然停藥而引起;少數尋常型銀屑病可無明顯原因而加重并轉變成紅皮病型。還有一些是泛發性膿皰病型銀屑病在膿皰消退過程中也有暫時性紅皮病樣改變。
例如,2005年我們收治一位中學生,他患銀屑病后,父親和母親都很著急,其叔叔也很關心,從小報上看到一條專治銀屑病的廣告,于是他們滿懷信心地去廣告所在地找了一位“醫生”治療,這位“醫生”給他肌肉注射“美國M3”,連續注射2次后皮損消退了就停藥,停藥后不久,皮損復發了,比原來還重,而且泛發到全身,再去找這位“醫生”,不但“醫生”不見了,連看病的房間都撤掉了。患者和家屬無奈四處求醫,最后在別的患者介紹下找到我們,當時患兒全身皮膚紅腫、高熱,病情很重,是典型的紅皮型銀屑病,最后通過我們中醫醋方藥水的調理治療才逐漸穩定消退。類似這樣的病例舉不勝舉。
3、膿皰型銀屑病。這一類型又有兩種,一種是限局型的,只是在手掌和足底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紅斑,紅斑上有密密麻麻的小膿皰;另一種是全身泛發,這種類型比紅皮病型銀屑病還少見,其病情更嚴重,治療也更困難。
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多為急性發病,可在數日至數周內膿皰泛發全身,先有密集的針尖大小的潛在的小膿皰,很快融合成膿湖。全身各處均可發疼,但以褶皺部及四肢屈側為多見。有時甲床可出現小膿皰,甲板肥厚混濁。常伴有高熱、關節腫痛及全身不適,血常規化驗可見白細胞數增多。膿痕干涸后,隨即脫皮屑,皮屑脫落后又緊接起新的小膿皰;病程反反復復可達數月或更久。膿皰型銀屑病的病因不清楚,近年來由于不正規地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而引起泛發性的膿皰型銀屑病的病例常見報道。膿皰型銀屑病在治愈過程中常常可出現尋常型銀屑病損害。
限局性膿痕型銀屑病以掌跖膿皰型銀屑病為多見,在雙手掌和足跖部位有對稱性紅斑,紅斑上出現許多針頭大至粟粒大小的小膿皰,膿皰的皰壁厚而不易破,大約1-2周后自行干涸,出現小片的皮屑,刮去皮屑后可發現小出血點。在皮肩下又可發現成群的新的小膿皰,反復綿延。皮損有瘙癢及灼痛感,有時伴有低熱、頭痛及食欲不振。手指甲和腳趾甲常常肥厚變形,并形成不規則的脊狀隆起,色澤混濁, 嚴重者甲下可積膿。病程頑固,一般治療效果差。
4、關節病型銀屑病。此類型也可稱為銀屑病性關節炎,很少見。一般發生在中年銀屑病患者,但任何年齡都可發生。兒童期發病的關節炎比較輕些。成年人的關節炎較重,關節炎可同時發生于大小關節,但常見是手腕、手指及足趾小關節,脊柱關節也可發生關節炎。病變的關節有紅腫、疼痛,嚴重者關節腔有積液,關節附近的皮膚腫脹,關節活動受限,久而久之關節可僵直。嚴重時,關節部位做X線照像檢查可看到關節被破壞的情況。
銀屑病性關節炎的癥狀類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血沉可增快,常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但化驗血中類風濕凝集 因子是陰性的。關節炎型銀屑病的皮膚損害多伴有厚厚的象蠣殼狀的皮損,也可僅有尋常型銀屑病的紅斑和鱗屑的皮膚損害。關節型銀屑病的病程為慢性,有些患者幾年都難治愈。大約有1/5的關節型銀屑病患者由于長期不能治愈而喪失活動功能,但60%的患者仍可有工作能力。
(qq微信2902111025了解更多防治牛皮癬知識,與您攜手回歸寶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