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朋友聊到未來想過什么樣的生活,被問“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雖然我想象過自己問別人這個問題,卻壓根沒有考慮過自己的答案,一時語塞,答道“我腦海的概念很模糊,只有溫馨的家庭是是清晰的”。朋友一臉索然,我痛心疾首,恨嫁女的形象已經坐實ToT
晚上騎車回家,這個問題又在腦海中盤旋。這不是第一次聊到這個問題,印象最深的一次,還是大二的時候跟初戀聊到這里。我記得當時我回答,我想多看一看大千世界,為世界做一點點有意義的事情,在某一方面為世界堅守一點點美好的東西。你瞧當時多么宏大,張嘴就是整個世界。盡管幼稚,這確實是真實的想法。
時間會飛,一晃六年過去了。初戀變前任,頭發留長又剪短,朋友相聚又分開,陽光少年們開始結婚和發福,爸媽也正式退休了?;仡^再看看理想的生活,我覺得核心的追求似乎沒有改變(也許變了,我不知道該怎么衡量),但是理解有大不同。
多看一看大千世界。依然想看呀,不過相比于看到,現在更注重感受,想要嘗試去體會甚至理解。
為世界做一點點有意義的事情。感受過世界的龐大和自己的渺小之后,我不敢再說為世界怎么樣,如果能為幾個普通人做一點點讓他們眼角帶笑的事情就很好了。最近這些年確實把這個想法拋到腦后了,每天關心的都是自己。去年關心的是怎么找一個好工作,工作之后有些許被禁錮在工位和出租房中的感覺。不希望自己像臥室的門一樣,越來越多的時間都是關著的。其實機會還不少咧,比如工作項目的accessibility需求,雖然做起來很麻煩,但是確實為有視力障礙的普通人保留了一種可能;比如大四劇烈動心的美麗中國項目,支持的形式應該不會只有當老師一種。
說起來現在跟六年前理想生活的不同,家庭的位置從視線范圍之外來到了視野的中間。想要有一個知心人,養一只黃色的狗,反正養小孩也需要時間>"<。想要小外甥健康成長,姐姐一家開心和睦。想要多多地陪伴爸爸媽媽,不是一年一次也不是兩次也不是三次。想要學得一點爸爸的敢想敢做,媽媽的溫柔善良,如果真的能學到,為世界堅守一點點美好真的有可能做到。
感謝有個機會讓我再想一想理想的生活。這個問題可能不適合經常想,偶爾想起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20歲熾熱又幼稚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