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步入中年危機”?別皺眉,我走就好

這幾天網易云音樂刷爆朋友圈,從“喜歡這種東西,捂住嘴巴。也會從嘴里跑出來”這樣產生共鳴的句子,再到“謝謝你陪我從校服走到禮服”的感性告白,網易云音樂用自己的態度,引發了一場文藝青年的狂歡。“孤獨”、“成長”、“理想”這樣的詞語,也成為高頻詞匯,他們用一場席卷線上線下的模式,宣揚自己的生活姿態。

生活,就是由一個狹窄濕冷的地方,走向無限溫暖廣闊的過程,我們也曾經在趙雷的《理想》中潸然淚下:

理想今年你幾歲

你總是誘惑著年輕的朋友

你總是謝了又開 給我驚喜

又讓我沉入失望的生活里

這個匯集了所有失望、無奈、茫然情緒的音樂王國,總是可以讓偶爾走神的路途,多一些共鳴,在這里仿佛大家都一樣。殊不知,一種關乎于90后年輕人“垮掉”,焦慮等標簽也悄然而生。已經離開了在學校時候天真爛漫的年紀,還是沒有能夠擁有穩若泰山一般的成熟,卻迷之一般張揚著自己的主張,在自己堆砌的城堡里面,野蠻生長。

還沒有正兒八經在大舞臺上講述過自己的主張,就已經印刷了上萬本的書籍,販賣著自己的價值觀,這些偏離了正常生長軌道的邏輯,總是難以俘獲外界的認同。那些明明在《十點半的地鐵》中想到青蔥歲月,卻轉身說“華語音樂在倒退”的中年人,這些敢愛敢恨的90后,顯得仿佛更可愛了一點。畢業之后站在找工作的十字路口,卻開始思忖生活的意義,聽著宋冬野的《斑馬斑馬》,說:“世界如此廣闊,人類卻走進了悲傷的墻角。”那些偏執地想要為生活鍍上一層勵志正能量的人們,他們更愿意撕下生活的面具,看一看那些被陽光包裹下的孤獨、絕望和落寞。生活中,總會有這些不期而至的負面情緒襲擊而來,他們更愿意以一種近乎戲謔的態度來迎接這些情緒,盡管會被別人認為是“垮掉的一代”。一句“對不起”,卻可以轉化為“對三,要不起”的金句,生活的B面,永遠可以被翻過來。越接近生活,卻可以轉頭看見更耀眼的光芒。

也許還沒有學會淡然面對生活的每一個關乎勝負的節點,卻可以直面自己的每一種情緒,孤獨的時候,會唱起王菲的《我也不想這樣》,相信“其實孤獨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獸,有蚊繩,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熙熙攘攘,人味十足”,孤獨的對白到內心的豐盈也不過一念之間;失戀,總是生活中暗淡的時光,一首首動人的旋律擊中內心,“我聽過一萬首歌,看過一千部電影,讀過一百本書,卻從未俘獲一個人的心,”未來的日子,不知道會不會遇到一個滿心歡喜的靈魂,但是聽歌看書,已經成為戒不掉的習慣。

身邊總會有來自各界的聲音,告訴你90后已經提前步入“中年危機”,看似也接受了這種評判,但是自己搭建的那個城堡,卻因為時間推移,顯得更加牢固堅實,轉備好迎接生活中未知的精彩——“如果有一天,我有機會碰上喜歡的男孩子,愿意一起過一生的男孩子,就用這首作婚禮背景吧,關于愛情,關于婚禮,我什么都想好了,你要快點出現才好。”,陳奕迅的《陪你度過漫長歲月》的旋律響起來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