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才看完工作室一位作者的文章,談的是你在上海努力一輩子也不一定可以買的了房,于是說既然你的努力得不到效果不如就當來參與這個世界,去燃燒自己,不要再為可不可以得到回報而擔心。
想想我覺得挺可悲的,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再相信努力就會有好結果,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年輕一代開始被這個世界打敗,我們如此不甘又無能為力。
晚上剛剛和老媽聊完視頻,我們談到了房子的問題,談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次看到老媽的眼神居然有了一絲歉意,我的心狠狠被刺了一下,在老媽心里,房子就是家,老媽恨自己不能給未來的我一個家。
我最近在知乎看到一名用戶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在北京:
15年想換房,一天晚上去看房,里面是租戶。中介提前和房東約好了。但門敲了半天才打開。里面是一對夫婦。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在地上爬,爺爺奶奶都不怎么說話,爸爸把每間房打開讓我們看一下,媽媽就一直靠墻站著,我順口夸了句房子還不錯嘛,瞬間看到那位媽媽無奈,委屈,甚至帶著絕望的眼神。
看到這里,我的心很不是滋味,這對夫妻只想有一個家人可以交流的地方,但這一切居然可以被一句簡單的句話所毀滅,這一切的幸福居然會因為別人而化為烏有。
當這個社會的年輕人不再相信努力,當這個社會的年輕人的幸福被肆意踐踏,我們還能相信什么呢?我們還能為這個社會做什么呢?我們還怎樣奉獻自己的價值呢?我們連家都沒有,還會在乎其他嗎嗎?
愿國家可以給我們年輕人一個奮斗的理由,給我們一個相信未來的理由,給我們一個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