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年前,有人告訴我,你這輩子充其量成為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人。我會感覺到,這是一種輕視,一種侮辱。
如今,我實實在在地做了一名工人,沒有高工資,沒有舒適的環境。時而出差,時而倒班,談不上勞累,說不上輕松,一種得過且過的日子罷了。
我不想安于現狀,不論自己此時此刻是否具有打破現狀的能力。我告訴自己,我還很年輕,我還有大把大把的想法,我的記憶力還很好。于是,我準備了一周,倉促地參加了注冊電氣工程師的考試,目前成績尚未可知。于是,我搜尋著腦海中曾經閃現的零光片羽,開始寫小說。我深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要自己還活著,肯努力,就可以寫出有價值的東西。于是,我來到了簡書,一個讓我感覺有歸宿感的地方。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孤獨。坦白講,我原本很討厭孤獨,孤獨在我的人生字典里一直是略帶貶義的詞語。你想想,一個孤獨的老人,不能兒孫繞膝,多么悲慘的晚年;一個孤獨的中年人,乍一想,八成是事業不成,妻子離去;一個孤獨的青年,腦海里裝滿了夢想的種子,卻找不到一塊可以扎根的土地;一個孤獨的孩子,也許是孤兒,也許不是,沒有愛和陪伴。就這么想一想,孤獨,嘖嘖,好可悲,好凄慘。
現在,我卻愛上了孤獨的感覺。要明白,孤獨不是離群索居,而且審視內心,追求自由。天吶,這樣說,太抽象,太艱澀,這樣的文字,十個字里我只想讀一個。我也有過年少的時候,當然,我現在依然很年輕。我不喜歡熱鬧,試想,一群人擠在一起看煙火,跟一個人待在角落里看星星,哪個更有收獲。我難以置信,自己竟然用了“收獲”這個詞語,而不是“意境”,“韻味”,這些更高雅的詞匯。直到活了二十七年之后,我才慢慢想明白,一群人看煙火,卻變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一個人看星星,看到的卻是自己心里的風景。其實,活著給別人看,活成別人的風景,遠遠不如活給自己看,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來得更重要,更有意義。
一口氣,寫了很多字,套用一句最近常見的話“道理我都懂,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只是想說,朋友啊,讓自己多些孤獨的心境,坐看心中的云起云落,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