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網絡意外出現問題,于是隨手選了一本《時間管理》瀏覽了一遍。這個偶然的事件讓我對時間又有了一些認識,趁熱寫下來吧。
前天瀏覽微信,見到一個老師寫的心得,她說最近很忙碌,靜下來想想,卻不知道自己這么忙碌到底是為了什么,不由得感慨:忙等于心死。不得不佩服,老祖宗造字真是蘊藏了很多哲理啊!想想自己每天只睡六個小時,似乎也在天天忙碌著,在工作中,特別喜歡周一周二特別忙碌的日子,其實,在這些忙碌里,可以跟隨著慣性,像陀螺一樣干活,不需用腦了。唯一感受到的是時間的消逝,至于收獲,真的是少得可憐了。記得我說過,我最喜歡包花生,摘豆子的工作,而且最好面前有一大堆花生,豆子,讓我可以一直保持這樣一個姿態做下去。當時好幾個朋友附和,其實仔細想想,無非喜歡的是那種不用動腦,不用思考,跟隨著慣性而行的簡單罷了。
但是,真的喜歡這種工作嗎?其實我現在的工作,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規缀蹩梢砸簧衔绮挥盟伎?,像個陀螺一樣轉啊轉的就行了。然后一抬眼,哦
,到中午了,要下班吃飯去了。這個上午,就這樣過去了。收獲呢?一個又一個這樣的上午,我拋家舍子,來到這里,就是為了消磨時間嗎?
昨天讀了《時間管理》,觸動很大。有時候覺得真有趣,昨天剛寫了《人生有無數拐點,你愿意轉彎嗎》,下午就發現自己的工作狀態有了一些轉變,晚上又碰到這本書,促使我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慣性,真是要什么來什么啊。
言歸正傳,說說收獲吧,按照書中的指引,看自己記住多少吧。
第一,意識。你意識到時間一直在流逝嗎?你把時間都用在了哪里?如果能記錄一周,你會發現自己的時間問題。一切事情,只有在你意識到了,才有可能有所轉變。反思自己,這一年的單身生活,屬于自己的時間好多啊,粗算一下,每天竟然能有九個小時呢!這大把大把的時間,都做了什么了呢?除了每早的一篇文章,真的沒留下什么了。
第二,目標。想想自己要實現的目標是什么?沒有目標,就是隨波逐流。我的目標,就是培養自己的科研興趣,完成自己的科研課題,為晉升做好準備。
第三,選擇。盡管想像雞湯一樣地說,只要你努力,一切都會實現。但是事實上,現實是殘酷的。真相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只能選擇,最接近自己目標的事情去做。對于我來講,又想在工作上有所建樹,又一直任性地玩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愿意為工作付出心力,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你想學習,就要放棄玩耍的時間。人生其實就是在不斷選擇,不斷舍棄之中。只要你知道自己的目標,你就不會在茫茫大海中,失去航向,隨波逐流。
第四,計劃。一個小時的計劃,頂得住五個小時的用力。給自己設定一個計劃,目標如何完成,細化到每月,每周,每天,甚至每個小時。
第五,條理。雜亂無章是影響效率最大的因素。把自己身邊的環境好好安排一下,井井有條的環境能夠促進工作的效率。
第六,靜心。很多時候心里有太多想法,太多擔憂和牽掛,雜亂的思緒,使工作無法有效進行,及時清理自己的心靈垃圾。欲速則不達,寧缺勿爛。不要拼命地到處學習,拼命抓取,保持心靈的清澈,有一顆“似水之心”,及時清理思想的雜波,思想就會獲得解放,就像老師經常說的,我們放松了,智慧就出來了。
第七,拖延。拖延是夢想最大的殺手。其實拖延是保持慣性的表現,沒有外力的推動,也許每個人都愿意保持靜止的狀態,懶懶地呆著維持現狀。所以與其責怪自己的拖延,不如給自己創造一個外力,比如一個時間軟件,一個便簽,或者一個朋友的監督等等。慣性也有好的一面,一旦你被外力調動起來,你就很難停下來。所以,選好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動力,保持自己向前沖的慣性,也許會更快地朝著目標而去。
第八,優先次序。通常我們的目標不止一個,確定目標優先順序的就是二八定律。也就是說,導致達成你目標的80%的進展來自你20%的活動。這里提到時間管理中經常提的四象限法則——把面臨的事情分為四部分: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按照這個順序處理事情,才會事半功倍。對我來說,重要緊急的事情,就是我的科研論文,重要不緊急的就是我最愛的心理學。突然覺得,二者不沖突了呢。有的時候,有些事情雖然緊急,但是并不重要,其實,也是可以舍棄的。對于不緊急不重要的,就更不用說了啊。
第九,專心致志。通過減少干擾,集中精力處理手頭的工作,就可以使自己努力的效果成倍增長。分心是夢想的殺手。當你決定工作時,就工作。否則,就給自己時間休息。不要在糾結和逃避中和自己過不去。適當的避開網絡,放下手機。給自己設置固定的瀏覽網絡的時間。其他的時間,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第十,選擇對自己行之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自己現在剛剛意識到這個問題,需要摸索,什么是自己適合的方式。
綜上,對我來講,需要一個徹底的反省,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到底是想要得過且過,做自己現在馬上想做的事情,比如聊天購物,比如讀書消遣,還是為未來著想,做那些能讓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事情呢?在寫下來的過程中,自己的內心已經清明了很多。接下來,就是行動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