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九月,脫離了夏季的炎熱和躁動,沉靜、從容地走過秋季。她為金秋十月準備了碩果,也見證了我和孩子們的成長和收獲。
一、收獲
? ? ? ? 參與互加美麗鄉村網絡課程一月,我和孩子們收獲滿滿。簡單說孩子們學會了《快樂的零零后》和《說唱中國紅》兩支舞。知道了為什么月亮有陰晴圓缺的原因,通過制作手抄報又知道了中秋節和國慶節的來歷以及傳統節日的一些文化和習俗。往深了說,他們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這種無形的知識,是一種內化,屬于精神層面的收獲,它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潤物無聲的教育!孩子們從上課到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認真聽,去思考,去動手,高高興興聽課,快快樂樂作業,真正做到了眼到心到手到!他們的改變和成長,是我的小幸福!
二、“用心”是做好事情的最佳途徑
? ? ? ? 作為助學老師,只要上互加網絡課程,我就堅持設計板書,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九月,我打卡僅有8次,但是每次都是認真對待,不敢馬虎,怕辜負了孩子們的用心,辜負了孩子們的創意,更怕辜負了互加這個平臺!每次打卡傳圖片都是按自己的規定上傳,第一張板書設計,第二張到第六張是直播課過程加學生作品,第八張一般是學生板書合影,最后一張視頻。打卡結束后,其他老師的打卡我都是認真閱讀的,雖然評論只有簡單的加油,棒棒噠,好等字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位助學老師對同一節課程的感悟都是不一樣的,從他們的感悟中,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三、反思和認知
? ? ? ? 互加的精彩不止于此,在獲得收獲的同時,自己也沒有忘記自己本身的不足,比如從未帶孩子們參與過一節上麥的課程;比如有時候想寫點感觸,偏偏無從下筆,感覺無話可說,把人憋屈的想大吼大叫,這就是因為自己積累少,讀書少,文字功底差,缺少寫作素材;比如在學校沒有給我安排網絡課程的情況下,我借心理課和社團活動課去給孩子們提供上網絡課程的一個機會,對孩子們的成績會不會有影響?比如我有時候會想,在我教學基本功不扎實的情況下,去開展雙師課堂對我個人專業的成長是不是不好?各種問題,助學時間越長,自己考慮的問題越來越多。
? ? ? ? 知道互加開始,我就一直在想,互加為什么這么受歡迎?以至于全國各地的老師都在向互加看齊?甚至連教齡二三十年的前輩也愛不釋手?為什么孩子們這么喜歡互加?為什么?為什么?參與課程一月后的今天我有了點自己的想法。
? ? ? ? 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甚至更早就開始學習,學習再學習,雖然提倡幼兒園不教知識,但是現實是一所不教書本知識的幼兒園,它的招生率是比較低的,為什么?因為所有的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怕比不過同齡人。那么問題來了,一個從3歲甚至更早就要學習的孩子,他對學習課本知識的興趣能持續多久?幼兒園三年,學前班一年,他不會產生厭學心理嗎?
? ? ? ? 互加它恰好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平臺,帶動了孩子們其他方面的興趣,讓孩子們看到和感受到學校除了學知識,還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畫幅畫,做手工等等,它會讓孩子們覺得上學不枯燥,不乏味,對上學有新的期待,不怕上學,最重要的是他能讓老師更清楚的了解學生,為學生素養類課程奠定一定的基礎。這完全符合當今教育提倡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的說法。再者鄉村學校缺什么,他不缺好老師好學生,就缺專業的藝術課老師,藝術類課程即使開設了也沒辦法開展,這是村小教育的短板,互加它剛好就是這塊短板,放哪都合適,恰到好處。
四、努力的方向
? ? ? ? 1.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本職工作,努力提高業務能力。9.27號我上了一節公開課,以朗讀為主題。當時我選擇的是三年級上冊的《在牛肚自里旅行》,我的課上的是非常失敗的。我的目標是努力讓自己的課像互加網絡課程一樣受孩子們喜歡。互加不影響自己的專業成長,反而會助力自己的成長,促使自己去反思,去學習,求進步!
? ? ? ? 2.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好助學老師。不要求自己助學做到最好,但一定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做用心的助學老師,帶孩子們去看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最后,我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