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體會自證預言

最近自己的經歷,感覺又經歷了一次自證預言,所以這里分享一下這種心理現象。


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種在心理學上常見的現象,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也指對他人的期望會影響對方的行為,使得對方按照期望行事。“羅森塔爾效應”就是一種自證預言。

當發生了自證預言,怎么破呢?

首先弄清楚自證預言是怎么來的,一方面,是以為自戀的需求,大家會默認期望自己說過的話能夠實現。第二個來源, 是在生活中,某次經歷,接受到某個評價或者暗示,再次經歷相同情景的時候,受到之前經歷的影響,形成了應對改種情景的固定行為模式。

怎么改變自證預言呢?

下面得到的曾老師的錦囊:

1 分清楚事實和感受。

很多人,第一次演講的效果不好,就認為自己不適合演講。其實他沒有意識到的是,大部分那些演講的很流暢的人,在演講之前準備的更加充分。因為自己感覺效果不好,就覺得自己不擅長影響,這是受感受影響,對自己產生了負面的暗示。能夠意識到,自己那些地方做的不足,那些地方做的比較好,怎么通過更加充分的準備提高演講水平,這是重視事實。

2 提醒自己“普遍存在性”

愛迪生在發現金屬鎢適合做燈絲之前做了很多次嘗試,愛因斯坦小的時候甚至被老是說是智力偏低,林肯在人生的前半段在政治上毫無建樹。沒有誰是無時無刻的完美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也就不存在完美的樹葉。當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不妨提醒自己,在茫茫人海中的自己的這段經歷,就像草原上的某顆小草被微風吹過一樣。

3 用新經驗代替舊經驗。

當意識到上面兩條之后,意識到自己可以做出一下改變之后,可以嘗試創造一些新的經驗,用新的經驗代替舊的經驗,通過分析事實,看自己在那些方面做的好,哪些地方有進步,尋找“我很好”的證據,并相信這些證據。

需要警惕的是,在尋找新經驗的過程中,舊經驗不可避免的會再次浮現,讓你一邊進步獲得成就感,一邊感到動蕩和不安。這是我們前進中的必然,能夠承擔多少不安和動蕩,就能前進多少,不必勉強,不必苛責自己,量力而行。

感謝得到提供的知識平臺。

共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