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累累、沒有回報的愛情中,你為何還在付出著?

電視劇中,小說中,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橋段,你,是否也經歷過呢?

一個人犧牲一切投入到一段沒有回報的愛情中……或許單戀、或許禁忌。但那個人即使千瘡百孔,也不曾選擇放棄。周遭親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再多的勸慰也無濟于事。

理性的分析:有時候即使贏得了那份感情,也難以等價于過程中的失去的那些。更重要的是:那樣追來的愛情的副作用也遠遠大于收獲愛情本身。面對不對等時自己不自覺去追求對等的不理智、為了維持在對方中的固有印象而不得不繼續犧牲……

道理好說,但是為什么這樣的事情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

解釋這個問題,需要從一個心理學實驗說起:

哈佛商學院的談判課上,馬克思·巴澤曼教授從錢包里抽出了一張20美元的紙幣來進行拍賣。拍賣的規則很簡單:1.價格以1美元為單位;2.第二名要接受懲罰,罰金就是他最后的出價。

拍賣一開始,學生們收迅速舉了起來,如此撿便宜的機會誰也不想放過。不過等到價格達到14-16美元的時候,大家都意識到了危險,迅速的退縮了。這時,拍賣并沒有結束,剩下兩個出價最高的人還在繼續……這似乎變成了另一個游戲,不是誰更占便宜,而是搶著別輸掉!能想象么?這個拍賣的最高紀錄是204美元!用204美元買到了20美金……

看到這條實驗,您想到了什么?

生活中很多事大多如此。起初我們想要的是用投入換來收獲,但時間久了,投入多了,如果還沒有換來回報,這個過程就變成了另一件事:如果我放棄,前面的資源豈不白費了?這不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而是一種本能的思維。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維?

因為我們行動之前,有兩個步驟:

第一步叫做決策:我們會收集各類信息,進行對比和權衡(不一定是理智分析,也可能是情感傾向),最后我們會找到我們認為最正確的那個選項。(什么?愛情只是感覺?如果你有愛情觀,那一定有對比和權衡,只是自己意識不到罷了。)

第二步才是投入行動:我們以資源和行動為代價,付出努力以尋求得到自己想要獲取的結果。(在愛情中,就是追求或者撩妹/漢的一切行動)

我們往往不想去否定我們自己做出的決策,所以即使投入多一些,也想要得到那個結果。因為如果放棄,“之前投入白費”的打擊,遠不如“自己做錯了決定”這件事來得沉重。

為了不否定自己,我們會投入更多~也許結果是用200美元買下了20美金,但我們至少保住了我們的自尊。

當如此單純的一條心理規律遇到了偉大神圣的愛情時,這條規律的影響又被無限的放大了。支撐愛情這一定義的便是不計得失的為對方著想,而愛情中的付出和回報也難以簡單的量化。兩者加在一起,便成就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在愛情中付出全部、傷痕累累卻沒有等來對方的回應……


原因弄清了,怎么解決?抱歉,我也不知道。

* 如果你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故事,現在也許是一種回味。

* 如果你現在正在經歷這樣的故事,自己是不是真的如此?決定權依舊在你。

* 有些事,明白可能比解決它更有意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沒有荷爾蒙性生活的人生,該怎么渡過漫長的下半場,唯有自我實現,找到天賦擅長,貢獻付出這個世界,付出愛,收獲愛!唯此...
    美麗的小魚閱讀 183評論 0 0
  • 一、了解 Java 中的反射 1. 什么是 Java 的反射 Java反射是在程序運行時獲取類的函數、屬性、父類和...
    liwei_happyman閱讀 453評論 0 2
  • 這本書是燕哥講用戶心理時提到的,開始以為是大部頭。沒想到讀第一章的時候就覺得非常有趣HHH. 影響力的武器 一些概...
    侯七鴨閱讀 281評論 1 0
  • 擁有學習力的人,才擁有這個時代的終極競爭力! 因為一個朋友的推薦,決定重新買書,看到這本書的人氣很高,立馬一起買下...
    零風xyxn閱讀 336評論 0 2
  • 隨時隨地收發電子郵件、一個接一個地參加大小會議、在即時通訊軟件的尖叫中手忙腳亂、在繁雜的多線程工作中不斷地切換注意...
    Amoy_Amon閱讀 177評論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