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葵原創)
? ? ? ? ? ? ? ? ? ? ? ? ? ? ? ? ? ? ? 1
咪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自媒體大咖,嬉笑怒罵,酣暢淋漓。
然而最打動我的還是她身上那股子愛折騰勁兒。
她在自己的新書《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里有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沒有車了,我可以搭地鐵,聽聽京片子,學習兒化音,還挺萌的。沒有房子了,我可以租一個房子,有一個新款的家。哎。我可以過另一種人生。
我-------他-------媽-------賺-------大-------了!
一般人只能過一輩子,我過了兩輩子哎。是不是很幸運?”
特地查了咪蒙的資料,咪蒙寫下這段文字的真實故事背景是她離開了待了13年的深圳,賣了房賣了車,舉家去北京創業,成了一名北漂。
那一年咪蒙大概四十歲。
讀《人類臨死前最后悔的二十五件事》,其中有一件就是,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 ? ? ? ? ? ? ? ? ? ? ? ? ? ? ? ? ? ? ?2
當下是一個自媒體崛起的時代,就像微信公眾平臺告訴我們的那句話: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我喜歡的另外一個個性鮮明的自媒體大咖就是周沖。
有時候喜歡一個人只要一眼就夠了。那,喜歡一個作者,只要一篇文章就夠了。
周沖曾寫過一篇文章介紹自己的故事,叫做《我為什么離開體制》
周沖,83年人。大學畢業后進入鄉鎮中學教書,體制內,事業單位。那是一個物質貧乏精神貧瘠的小鎮,給大家引入一段彼校長在教師大會上做的講話:
“1、打牌不要耽誤工作,課要保證上,自習必須管;
2、打牌不要當街打,不要在小賣鋪里打,影響不好,注意待在隱秘的地方;
3、不要賭太大。
讀到這段話我有點懵,果然一切祥和的社會主義背景下,發酸發臭的腐朽落后還在繼續發酵。
在這種環境下的周沖第一次想要離開。那個時候她已經開始發表文章,文字向來是寫字人的武器。
政府的領導找周沖談了話。繼而把她從鄉鎮中學調到了縣城政府部門。
在那里,周沖待了幾年,切身感受了體制內的花式腐敗與浪費。還是沒能掙脫牢籠,只不過從一只籠子走進了另一只籠子。
這一次周沖要辭職了。不過卻沒有那么順利,“四方來勸,說不要太沖動,放棄太可惜。體制內雖不是盡善盡美,但是多少大學生畢業,都削尖了腦袋往里鉆。你再想想?”
最終她選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又選擇了教育部門,去縣上一所中學教書。
學校------政府-------學校
幾年下來如此往復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有思想的人向來不合群”
那個比鄉鎮中學好不了幾分的中學也向她大大地昭示了什么叫做:控制、束縛、腐朽與落后。
最終又經過一次反復,
15年,周沖正式離開體制。她說,她不想活成一個標本,一天可以看到一年。一年可以看到一生。
簡單地算了下,那一年,周沖32歲。
我之所以因為這篇文章喜歡上周沖,大概因為我曾與她有過幾分類似的經歷與心路歷程。不同的是,她比我大了將近十歲。所以便是更加欽佩。沒有被生活腐蝕,沒有放棄自我。
不再是二十多歲的年紀依舊有勇氣從一無所有重新出發。
我寫下這段不是為了鼓勵你,盡管辭職吧,去做你想做的事。
你可以這樣,但你必須有所準備。
就像貓老師在辭職做自由職業者之前當了好幾年的英語老師,拼命講課為自己積累錢財,以保證自己辭職后有飯吃有房住,有財力為自己的夢想提供行囊。
不然,你拿什么在追尋自由與夢想的道路上保證自己一日三餐的口糧,與堅定不移毫不動搖的心智?
今天的周沖定居于廣州。
一個人,一支筆。終于獲得了靈魂的自由。
最喜歡她寫下的這句話,同樣在這里送給你:假如生命可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十年后,我站在不同的選擇后頭,反觀這一生,我深信,我也會更熱愛離開的那一個。
? ? ? ? ? ? ? ? ? ? ? ? ? ? ? ? ? ? ? ?3
歲月就像一個神偷,會不知不覺偷走我們最珍貴的年華。
我們總說,等攢夠了錢就去旅行。
我們總說,等積累夠了資本就開始創業。
可你不知,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不知,來日就在一個個我們以為方長的日子里消磨殆盡了。
有夢想的時候就不要耽擱,怕是一耽擱,夢想就會從此擱淺。
祝愿你我無論未來被生活打磨成何許模樣,
依舊不失重新出發的勇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