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無奈”
Todywu2017-1-25
春節(jié),在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也算是大節(jié),不管你想不想過,日子不會改變,一天一天的數(shù)過去,在大家普遍看來,過春節(jié)是好事,有得休息有得玩,可是,我們其中有相當?shù)囊徊糠峙笥巡⒉贿@么認為,春節(jié)不知道誤了多少事,如果說看望父母,平時本身就在父母身邊,這一動作就沒有太大意義,假如說出遠門,只有春節(jié)才有時間回家看望父母,與親人們團聚,這到是個好機會。而2016年的收入,還算過得去的,那么,這個年過起來與往年一般無二,開開心心過著,當我聽到有的老板要靠借高利貸來付人工工資,年前必走的一道程序,我心里在想,這老板一定不希望現(xiàn)在過年。當我看到有的老板在清倉后過年,我心里也想著,有錢過年,而這貨又能賣個好價錢,干嗎要著急清貨呢?顯然,這過年是有一部分不愿意過年的朋友,也有一部分是盼望過年的朋友。其中最想過年的估計是小孩子,和一部分高薪白領一族,和一些確實要回家辦事,或者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朋友,希望有這么一個假期來緩沖,合情合理的回家,也不用打什么借口,過年就是最好最大的借口。
回家的尷尬:呆在家里的人們,總是認為出門就能賺錢,那是用釘耙來抓,用麻袋來裝的場景。想想都開心,回家的一定是相當有錢的土豪!因此,他們少不得旁敲側(cè)擊的打探消息,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給你“問候”,你的車都不開回來呀,你的女朋友也不帶回來,你又買了多大的房子不怕搞衛(wèi)生么,或者你存那么多錢看你怎么花得完等等。話說自己有沒有掙到錢自己心里清楚明白得多,你一個鄰居犯得著這么瞎操心么?可是,在家鄉(xiāng)的鄰居就是不一樣的“熱情”,絕不會因此冷落了你。你想說自己虧損,或者根本沒有賺到錢,還是借錢回家,話說誰會信你,這回家不是沒事找事么?簡直就是給自己找不愉快,有意給自己心里過不去,我們回家的意愿是看看親人,與家人團聚,開開心心的過一個春節(jié),休整完后來年再戰(zhàn),可這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的根本不當回事,沒問出個結果誓不罷休的樣子,等你開口了,說了你的情況,照實說,人家要肯信你,并且一個不小心,他們以訛傳訛,變本加厲,很有可能會讓你吃不完兜著走!哈哈,攤上這事你說煩還是不煩?好端端的招誰惹誰了?
不回家的麻煩:當你沒有回家,父母又健在,那么,這壓力自然得由家里人承受,好端端的干嗎不回家呢?于是,家里人的各種猜測,因為最清楚的是自己本人,給父母找不回家的理由或者也不是理由,因為父母盼望子女回家,并不是因為要捎多少金銀財寶回家,能一家人團聚,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已經(jīng)是很幸福的事。可是這到好,沒有回家,鄰居的自然少不了,當然,我們又不是活給鄰居看,我們懂得照顧好自己,孝敬自己的父母,善待親朋好友,這已經(jīng)很不錯了,犯得著旁人指手畫腳么?可是,問題并不是那么簡單,我們偶爾真的是活給別人看的,為了讓別人瞧得起,摔破腦袋也不叫頭痛,硬充好汗!這事得給父母以及家人商量好,不回家了,到底因為何事,讓家人統(tǒng)一口徑,別添油加醋,事實是什么就是什么,別搞得滿城風雨,女的認為跟別人跑了,男的認為不孝順,多不好啊。不就是過一個節(jié)么,年年都有得過,可是年年都得為這事操碎心,社會在進步,各種通訊發(fā)達,平時也沒少給家人聯(lián)系,也犯不著在這節(jié)骨眼上惹出什么麻煩來。因此,大家臨近過年本來就忙,還得抽出時間來給家人溝通,還得想好如何應付左鄰右舍,這不是雪上加霜么?
我們的思維:任誰都能想到,條件允許,還有什么理由不回家呢?回家的路再堵,沿途都是風景;回家的路再艱辛,哪里都是陽光。就像憑空有大元寶撿似的,這便是歸心似箭,一旦看到別人收拾行李,這心里早已不安份,身在曹營心在漢,那顆懸著的心早已隨首別人的行李飄向遠方,想管也管不住。因此,只要有條件,而沒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回家,這或許就是游子的心情,家才是最溫馨的港灣,父母才是世界上最至親的人,家人才是唯一的寄托,因此,無論有多大的風暴,有多大的雨雪,仍然無法阻止回家的心。真的還有不想回家的嗎?沒有,誰都想回家,誰都愿意回家,那怕是回去呆一天二天都行,家的味道讓人難以割舍,父母的牽掛,兒女的企盼,兄弟、姐妹、朋友的守候,那是多么的想回去啊!如果僅僅是沒有路費,還可以借錢回家。可是,當自己不僅僅是沒有路費,還有更多的鎖事,根本脫不開身,如何走得了,又如何能輕言放棄?當然,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都各自忙著,回與不回似乎區(qū)別不大,回去了就給父母墳前燒燒紙,當父母健在時,盡到自己做子女的職責,雖說我們一生都是欠父母的,但是,當父母走了,我們能給到什么?再多的錢他們也享受不到了,只留下千頭萬緒的遺憾!燒香燒紙能代表得了嗎?
用平常心過節(jié):如今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平時的飲食起居安排得當,早已超越了五六十年代的過節(jié),當手上比較寬裕時,你想去哪里還是想回家,那不是一句話的事么,你想吃點什么,附近沒有也可以托朋友帶,還可以網(wǎng)上找到,這不比以前簡單多了嗎?如果不愿意回家也可以把父母接到身邊來,有了這些條件,這過年在哪里過又有什么分別?假如生活在大城市里,對于物質(zhì)上的東西,你想買什么買不到?因此,我們并不急著說一定要趁堵車回家,也不一定選擇過年回家,只有你有時間,隨時都可以回不家。如果回家不是為了做什么給別人看,我覺得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并且開車不方便,就連坐飛機、高鐵、火車、汽車都漲價或者全價,有錢也不是這么浪費,中國的傳統(tǒng),勤儉持家,提倡節(jié)約,低碳環(huán)保社會,真沒必要這么裝腔作勢!最后順祝大家年年有余,身體健康,萬事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