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簡書兩個多月了,混跡各官方群也一月有余。抽空整理自己的文集時,看到了一篇題為《我這算是“夢想成真”嗎?》的文章,雖然那并非我在簡書上的處女作,對我來說卻意味著突破性的一步。
那個時候,有人在散文群轉發(fā)了“奇思妙想”主題征文的活動通知。出于好奇點進去的我,雖有心一試,卻總覺得自己這種循規(guī)蹈矩的性格要想大開腦洞寫一篇那樣的文,真是難上加難。且不要說入圍,能被專題收錄我就很欣慰嘍。
接下來的幾天,群里陸續(xù)有人交稿了,我除了為別人喝彩,依舊沒有頭緒。眼看截稿日期越來越近,我決定狠狠心,逼自己一把,無論怎樣,至少也得寫出個成型的故事吧。
兩天時間,我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是“奇思妙想”:看過的電影、生活的場景、還有腦海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念頭,都被我拿來融入其中。終于,一向擅長只寫幾百字隨筆的我,通過努力寫出了一個將近兩千字、還有些幻想色彩的故事。
投稿那天,我一直心懷忐忑,先是讓新認識的文友幫忙把關,然后又發(fā)到“奇思妙想”群里投石問路,就怕一不小心點出的“投稿”,被冰叔無情拒絕,自己瞬間蒙圈,沒了在新領域嘗試的動力和方向。
好在,最終的結論是雖有不足,但還算“奇思妙想”。收文加打賞的鼓勵,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驚喜。我暗暗告訴自己,要努力寫文,不放棄任何一次能讓自己提升的機會,哪怕是自己并不擅長的文體和專題方向,只要有可能,我都愿意一試。
所以,那之后,我又陸續(xù)參加了其他的征文比賽,雖然多數(shù)只是陪跑,但我一直堅信不斷挑戰(zhàn)的過程,才是最珍貴的,相比今后的路,眼前的一切不過是自己努力為未來鋪就的墊腳石,多一些付出,沒什么大不了。
在幾次的征文間隙,為了增加專題活躍度,更為了督促大家勤奮寫作,冰叔堅持每周為大家布置作業(yè):從“快遞員”到“外星人入侵”,再到近期的“超能力覺醒”和“世界末日”,這些離現(xiàn)實或近或遠的主題,可以讓你任意構思,隨意暢想,將自己和別人置身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世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每周不落地做這樣的練習,但我卻在這些訓練中,逐漸找到了一些光亮:那不僅是累積的力量,是構思和行文的越發(fā)順暢,還有那些故事背后帶給你的樂趣,和你為自己創(chuàng)設的一個看似脫離實際、實則脫胎于現(xiàn)實的世界。
記得前幾天,有人抱怨“世界末日”的主題不好寫,冰叔當時給出了這樣的回復:以此為背景,寫自己熟悉的故事,這種反差下,將會產(chǎn)生一種奇妙的化學作用。
的確,任何背景不過是個外殼,血肉還是你留存在心里的那個世界,也只能是那個世界。透過那些外在看似飄忽的華麗外衣,你希望人們看到的是你的精神內(nèi)核。
也許,現(xiàn)實中的你曾被認為還是個孩子,是“少女心”,別人會嘲笑你為了動畫片中的某些場景而哭的稀里嘩啦。但請相信,真正懂你的人不會,和你在同一個世界的人或者愿意去走進你創(chuàng)設的那個世界的人不會。
想明白這些,你或許就不會過分糾結于自己的擅長與不擅長,不會為了那些看似脫離實際的想法而苦惱,而是更多的關注那些所謂不熟悉的領域。直到有一天,你驚異于自己的頓悟,你發(fā)現(xiàn)只要找準了切入點,就如同拿到了神秘之門的鑰匙,寫什么不重要,怎樣寫可隨心,不同的手法只為著你心里的世界服務,筆下向他人展現(xiàn)的永遠都會是你渴望展現(xiàn)的東西。
基于這樣的想法,我開始漸漸清晰地建立自己的寫作世界,一個離我自己其實并沒有曾經(jīng)想象中那么遙遠的世界。我相信堅持的力量,更相信這些感悟不僅僅適用于“奇思妙想”,也適用于每一個你想要努力去嘗試的領域。因為,這不僅是屬于我的“奇思妙想”,也是屬于你們的“奇思妙想”。
本文內(nèi)容純屬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私信聯(lián)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