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奸商,為了發'財,做了一桿“九兩稱”。顧客買了東西,回家一稱,總是缺10%。

? ?奸商臨死之時,把他有些呆傻的兒子叫到眼前說:“我辛辛苦苦一輩子,也沒發大財,主要是那桿稱,做得少了。我走之后,你去做一桿‘八兩秤’,這樣,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 ?奸商死后,傻兒子找到當年做秤的工匠,說:“我父親囑咐我,請你做桿‘八兩秤’”。這工匠當年為生計,昧著良心為傻子的父親做了‘九兩秤’,數年來,內心一直惴惴不安,現在知道奸商已死,他的兒子有些呆傻,為了撫慰自己的良心,他做了一桿“一斤一兩”的秤,交到了傻子手中。

? ? 傻兒子拿著這桿‘一斤一兩’的秤做生意,一年下來,門店不僅沒倒閉,反而生意越來越紅火了,遠近村莊的人都到這兒來買貨。

? ? 為什么生意越來越好呢?

? ? ?原來,所有顧客買回去的東西都多了10%的份量,大家都覺得這里東西便宜,分量足,所以涌來的人越來越多。對商家來說,雖說多送了10℅的份量,但每斤商品的利潤都在20%以上,折算下來,仍有賺頭。

? ?這樣,因為薄利多銷,數年之后,傻子成了當地的首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