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強壯,你就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你就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你就跑步吧。”
這是刻在古希臘埃拉多斯山巖上的三句名言。
我記得我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在上初中,好像是在《體育》或《生物》課本上,十幾年過去了已經記不清楚到底是哪本教材了,但這句話卻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當我打算寫這篇文章時,這句話突然就從我的腦海里冒了出來。
當初,還默默地把這句話抄在了本子上。或許受到了那幾句名言的啟發,我早上還早早的起床去跑步。為的就是比別人聰明點。不過跑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考試成績排名并沒有我認為那樣而上升。感覺受到了欺騙,于是初中就沒有再跑過。
高中時的運動會,逞能報了三千米比賽。平時沒有訓練過的我,在跑了一圈四百米后,胃里就開始翻江倒海了。不過我還是堅持跑完了,因為班級里的妹子們都在跑道邊上給我加油呢,怎么好意思認慫呢?你看有時候臉皮薄,也是你前行的動力。
不過當我硬撐著跑完三千米后,整個人都虛脫了。剛下跑道,班級同學就把我架住了,那時我已經完全走不動了。
這也算是我跑步的黑歷史吧。
上了大學后,本科四年除了體育課,幾乎沒跑過步。大一唯一一次參加學校運動會,我報的項目還是三千米跑步,結果初選就被刷了。尷尬。但在大二體育課的一千米測試中,我跑了第二,我記得當時體育老師都在用懷疑的眼光看著我,還問我是不是少跑了一圈。尷尬。
真正的跑步(我是指自己有意識有計劃的跑),是在讀研究生期間,2013年的初夏。當時,有位要好的朋友說他每天都會繞操場跑五圈,跑完后感覺很爽。他讓我也試試。試試就試試,結果第一次跑,繞了操場三圈后,我就跑不動了。心里想,朋友真厲害居然能連跑五圈。
當時正在準備寫研究生畢業論文,每天都在卷帙浩繁的史書中搜尋材料,感覺非常的枯燥。于是就把跑步當做調節劑,每天下午四點多就在操場上跑幾圈。最初的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我每次只跑三圈。因為我計劃從適應三圈以后,每個星期增加一圈,就這樣,慢慢地增加到了十圈。
而就是那時起,我喜歡上了跑步。
之前,我一直有個毛病,輕度睡眠障礙,也就是睡眠淺。一點點的聲音或亮光,都可能使我無法入眠。這個問題也長期困擾著我,因為住宿的原因,根本無法獲得良好的睡眠環境。
但只從有計劃的跑步后,我發現我的睡眠問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我自己都認為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而奇跡的發生,就是源自跑步,這也堅定了我跑步的信念。
另外,我還覺得跑步在無形中增加了我的信心。雖然,再后來的學習到的心理學知識中,我了解到這是一種心理自我暗示。但是,我認為恰恰是跑步這個行為給了我暗示的動力和對象。甚至,在經歷找工作面試時,我都覺得是跑步給了我無限的動力和自信。
工作后,我依舊堅持跑步。為的就是把這種行為變成一種習慣。
工作后,跑步不減。也參加過單位跑團活動,但很多時候都是我一個人在跑。很少約人一起跑,我喜歡一個人,一邊跑一邊思考。經常有朋友問,你怎么跑的那么快,我笑著說,因為孤獨。
我跑過嚴寒,也跑過酷暑,;跑過風雨,也跑過晴天。也曾因為各種原因,斷斷續續,跑跑停停,但我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