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夢想做大一點兒,再大一點

這兩周的空閑時間讀完了兩本星巴克創始人的傳記:《將心注入》和《一路向前》。

對星巴克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是從認識我的好閨蜜Cindy開始的,應該是2012年,認識她的時候,她已經有7年在星巴克負責店鋪選址工作的經歷。最讓我開心的是,每次跟Cindy去北京的各家星巴克,都會受到特殊的優待。因為她的臉簡直就是一張“行走的星巴克VVIP名片”,走哪兒哪兒有熟人啊~~前年,親愛的Cindy搬去了上海,繼續在星巴克任職。我們偶有小聚,常常聽到她分享工作中的愉快經歷。現在讀這兩本書的時候,我也常常想起她,還有她介紹給我認識過的一些非常陽光可愛的星巴克同事們。

第一本《將心注入》主要講了星巴克早期創業的故事,1987年之前,創始人霍華德發現濃縮咖啡在美國市場上的價值前景;1987年--1992年,運用自籌資金,短短五年時間,星巴克從6家店鋪發展到到500家自營店鋪,并于1992年6月成功上市;以及1992-1997年,上市之后的快速發展。

第二本《一路向前》則是從2007年星巴克遭遇一系列危機后,霍華德于2008年1月重返首席執行官的職位,帶領星巴走出2008年的金融危機泥潭,并于2010年重返巔峰的故事。截止到2010年秋,星巴克在全球已經54個國家和地區有16000多家門店,全球員工伙伴超過20萬人。


1.夠了并不是足夠

《將心注入》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對于夢想堅定不移的追求。作為一個出身紐約公房區的孩子,雖然出身卑微,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大學學業,成功躋身成為年薪7.5萬美元的中產階級。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可能已經夠了。但是霍華德說“夠了并不是足夠”。他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與星巴克咖啡豆專賣店結緣,之后深深迷戀上了咖啡,全家從紐約遷移到西雅圖,加入到一家很小的創業公司店鋪的運營中。作為一個店鋪員工和一個小股東,他不斷提出新的想法,當他看到美國潛在的濃縮咖啡市場前景時,鼓勵股東們把星巴克從一個專賣咖啡豆的小店鋪轉型成為一個既供應咖啡豆也售賣咖啡飲品的綜合店鋪。但是遭到了保守股東們的強烈反對,霍華德離開星巴克,通過自籌資金,開辦了“天天”咖啡店,之后又于1987年全資收購了原來的星巴克咖啡豆店鋪,合并成為新的星巴克咖啡公司。讀這個故事,不得不為霍華德·舒爾茨的勇氣所感動。

2.堅守企業創立之初的價值觀

在這兩本書中,作者描述星巴克遇到每次危機,以及企業作出重大決策,都不斷重復回歸星巴克創立之初的價值觀:把員工當伙伴,把顧客當作朋友,創造家和辦公室之外人與人連接的“第三空間”。也正是這樣的價值觀,經過時間的積累,成為凝聚星巴克員工和顧客忠誠度的強有力的粘合劑。

3.突破瓶頸,企業家的角色轉變

霍華德總結自己的創業過程,從最早的尋夢者,到成為一個企業家,之后成為一個具有專業精神的管理者,再到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最后成為一個全球商業領袖。這其中有很多次角色的轉變,每一個轉變都會成為企業家的挑戰,不斷重塑你自己。這是很多創業者都會遇到的問題,有很多創業的伙伴,思維還沒有升級,如果是帶著職業經理人的思考方式做事,無法完成企業家角色的升級,就會原地踏步,不管是企業規模還是自身,都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這就像是打游戲升級,不斷需要為新的角色增加新的技能,升級自己的思維裝備。

對于任何一個有夢想,想要創業或者正在創業的小伙伴來說,星巴克的故事都是非常能夠鼓勵人心的好故事。相比較星巴克創立之初的那個年代,互聯網和數字化為當下的創業環境增加了更多的復雜性和可能性。但不管身處哪個時代,創業者的激情、夢想、精神都是一樣的。

讀這兩本書的時候,內心深處一直回蕩著一個聲音:把夢想做大一點,再大一點。并不是一味冒進,而是一種勇敢追隨自己內心想要實現的夢想的那種魄力和勇氣。就像書中所說“如果你不把目標定得高一些,僅僅是‘夠好就行’或者是‘中上就行’,那你就不用再做什么了。如果你的目標是優秀,那將激發你的團隊為更高的目標而奮斗。當你遭遇困難或觸及自己的軟肋時,應該想到將來你會做得更好,應該以直截了當的態度和持之以恒的方式去處理它。”

書中插圖:2010年財富雜志拍攝,星巴克董事會成員

德魯克說“每當你看到一個成功的企業,那一定是有人做出過勇敢的決策。”

致敬每一個創業者,希望能守護最初的勇氣,一路向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