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去參加音樂節,全程舉止優雅得體,彈奏的曲子優美流暢。從觀眾角度客觀的說,我覺得她是這一批小演奏者里彈的最好的,女兒自己也胸有成竹,充滿期待。
結果出來卻很意外,第一名給了一個小男孩,女兒以1分只差位于第二名。而這個小男孩演出過程因為忘琴譜中斷了兩次,全程緊張至極,連開場的介紹都是在評委的提醒下說的。評委解釋說女兒的表現堪稱完美,但她覺得小男孩的表演更富有深情,她從中聽出了小男孩對音樂的熱愛,所以多出來的一分是感情。
此文暫不討論此標準是否公平,我知道女兒對這個結果會有點失望。她非常喜歡音樂,學鋼琴是自己選的,去年因為音樂節連得5個第一名被評為市里的star,今年更是加倍努力想要蟬聯。她為今年的音樂節準備了3個月的時間,每天放學回家認真練琴,精益求精,最近更是每天全流程排練,對自己寄予厚望。
演出結束后我去后臺接女兒,慶祝她順利的完成了演奏,通過努力達到了她希望的演出效果,我們都很為她感到驕傲。女兒和我擁抱之后紅著眼說媽媽我感覺有點失落,但這只是一場比賽嘛,沒事的!
我安慰她說爸爸媽媽覺得她就是最棒的,但每個人對音樂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不同的評委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只要彈出自己心中的音樂就好了,對這些標準不必太在意。
女兒點點頭,說:媽媽,我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既然我們不能控制評委的標準,就let it go吧。不過下次我表演時會注意再多投入一些感情,這樣我不僅彈得好,還富有感情,遇到什么樣的評委都不用擔心了!
我和老公緊緊地擁抱女兒,保持正念,這個7歲的小女孩已深深抓住它的精髓。
這次特別的經歷帶給我們的成長遠遠大于第一名帶來的短暫的喜悅,setbacks make us better,高高興興為女兒的成長慶祝去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