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午間和公司一位小姐姐,邊吃飯邊看綜藝,時不時還聊幾句。
和著飯香和綜藝里舒緩的音樂,我們都入了迷,彼此之間除了夾菜,就剩下了看劇和歡笑的默契,但是都很享受這午間短暫的放松。
“最近壓力特別大,有沒有感覺?”趁著綜藝的廣告時間,小姐姐一臉沮喪地望著我說。
“從何說起了。”我后知后覺,在腦海里搜羅了一圈,還是不知道她的“壓力”從何而來。
“年末辭職臆想癥。”小姐姐關掉綜藝湊過來和我聊了好一會兒。
小姐姐說,她一年365天,就有300天在盤算辭職,奈何荷包干癟,實在是沒有底氣,要不然早就追求自由去了。
“一份工作持續的熱情總是不能超過一年,表面開起來的盡職和努力,不過是行尸走肉,思緒從‘不想干’那一刻起就飄空了。”小姐姐捯飭著碗里的青菜,一夾一放好幾次都沒有將食物喂進嘴里。
我從小姐姐的眼神里看見不甘、猶疑,還有那么一點點無奈和掙扎。
在我的認知范圍里,覺得我們公司應該是留得住人的,部門有很多資深的前輩,很多都是從畢業就一直待在公司的,從一開始的小編輯到執行主編,再到部門主任或總編。
依我對這位小姐姐的了解,我覺得她再努力一年左右,也是可以到執行主編的位置的,至少她有這個實力。
我將我對她的印象和她的工作優勢跟她分析了一遍,試圖去幫她找到她工作上的擅長和閃光,并且鼓勵她爬得更高一點,這樣或許就有了一點存在感和收獲的感覺了呢。
“可你不知道呀,這種表面的努力其實是很消耗人的呀。”
02
在我看來,小姐姐對工作是真的夠認真和用心的了,因為我是新人,所以每期雜志從選題到策劃到最后的發行,她都占據了很大的行頭。
至少從我剛入行的黃毛丫頭的角度看上去,小姐姐和她自己所說的只是表面上的努力,真的掛不上鉤的。
“我有時也逼迫自己去喜歡這份工作,去打從心底接納和歡喜它,可時常相反,越強調它的重要性,也就越容易對它厭倦。”
“騙自己‘其實自己真的很努力了’,其實真的一點也不努力。”
小姐姐關掉綜藝,放下手中的筷子很正經地和我說起她目前的狀態,我才知道原來這份工作對于她來說是怎樣的折磨。
“努力”是一個很虛幻的詞,它常常像一個煙霧彈,噴射出的那五顏六色的粉末,像是“勝利者”親手為自己勾勒的彩色世界,讓人迷糊又讓人陶醉,讓人止步不前又讓人安于現狀。
這種感覺一開始是真的新鮮又刺激,可待粉末塵埃落定那一刻,當初那些自認為很努力的人才會清醒,一切不過是假象。
前一刻有多放肆,有多追捧,這一刻就會摔得有多重,落地的那一刻才驚覺,努力的假象包裹得有多嚴實,潰敗的無力感就會有多沉重。
努力是個好東西,可很多人只是在利用“努力”這個噱頭,而非探索它的本質。
03
說別人的時候,也先自我檢討。以前的我也好不到哪里去,努力更像是一種在朋友圈里的作秀,而不是實質性的用功。
去一天圖書館,就得立馬打卡發朋友圈,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多努力。
可實際上呢,去圖書館只是浪費公共資源,照常耍手機,打瞌睡。
背幾個單詞,看兩篇文章,就一定會分享。并不是因為內容有多好,只是想張揚自己沒有浪費光陰。
可實質呢,單詞的組成是abc還是cbd,我完全不在意,因為壓根都只是一晃而過。
做完一次瑜伽就會曬時常寫心得,向所有人彰顯自己活得多精致。
但大多數情況都是,放著視頻,自己在一邊干著自己的事情。
別人看起來是真的很努力,但只有自己心中最明白,這種努力很虛的,腳踩不著地的感覺,是最滲人的,因為呀,總是飄在云端,就會放棄低下頭看路,飄著飄著,就找不著道兒了。
這種表面的努力其實就是一種內向的掏空,是在消耗以往長久積淀下來的能力和資源,是在用最快的速度和時間,分解以前無數個歲月積累下的能量。
也許在別人眼中,你的成果依舊不錯,但是這種大量的輸出只是短暫的,過不了多久,就會被掏空。
所以呀,那些表面努力的人,大多是恐慌的,他比誰都清楚自己是一種怎樣的狀態,他接受著所有褒獎的同時,也承受著內心的巨大的折磨。
虛張聲勢的努力大多是叫囂,真正的努力的人都是不動聲色且蒼勁有力的。
他不會告訴別人今天他看了多少本書,他背了多少單詞,做了多少分鐘的運動。
他的改變都在他最后所交的答卷上,或許答案并不會讓人眼前一亮,但它們都密密麻麻的潛在那份問卷的邊角上,沒有空白,沒有胡謅,有的只是經過他深思熟慮后著上的一筆一劃。
04
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再夸贊自己活得多“努力”,多積極的呢?
大概是開始工作以后吧。
我不再熱衷于去朋友刷存在感,也不再傾向于去攀比和附和,更不用去比較某次誰誰誰又考了多少分。
我已經過慣了或者說我已經看不下去自己很虛假努力的樣子了。
就想活得更真實和自在一些,每天哪怕只是記一個單詞,看十頁書,做二十分鐘運動,這種很微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的努力,我不再向所有人夸張炫耀,我一步一步地向上拉扯,走得很慢,但很踏實。
我太怕從別人口中聽到那句“誒,我覺得她挺努力的,怎么每次結果都那么糟糕。”
那種表面的努力,會讓人膨脹,它就像提前布好的一個騙局,蒙騙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只是結果往往不會幫你打圓場,而是成了揭露你虛偽造作的有力證據。
你我都還年輕,希望不要過早沉醉于這些表面的努力和外在的夸辭,別騙別人,更不要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