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海口一名女乘客陳某一巴掌換來四年刑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2018年12月27日,陳某因為一元錢車費問題與公交司機發生爭執,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她打了司機一巴掌。
為防止意外,司機停車報警,陳某被抓獲。
前不久,海口市美蘭區法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4年。
因為事發當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陳某為一個巴掌付出了四年牢獄的代價。
近年來,類似事件時有發生。
2013年,大興一名市民韓磊因停車問題與李某發生爭執,韓磊將李某的女兒從幼兒車里抓起摔在地上,被摔兒童經搶救無效死亡。這是備受關注的“大興摔童案”的經過。
后來,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韓磊死刑。
韓磊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他傷害別人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18年10月28日,重慶萬州22路公交車從長江二橋沖下墜江,15個鮮活的生命瞬間消逝。
事故原因是乘客冉某因為坐過站,情緒失控,與司機發生爭執,導致公交車墜江。
一人情緒失控,15個生命瞬間消逝,15個家庭家破人亡,這代價太過慘痛,太可怕了。
通過攻擊別人,肆無忌憚地破口大罵或者大打出手地發泄自己的憤怒情緒,往往會帶來失控的局面和意想不到的后果,海口女乘客陳某、大興摔嬰案中的韓磊以及重慶萬州的冉某都是前車之鑒。
一事當前,因為控制不了情緒而導致慘痛的惡果,這些深刻的教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永遠銘記,永遠引以為戒。
02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楊寶德在灞河跳河溺亡。
據說,楊寶德的導師周教授要求他除了陪吃飯擋酒外,還要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簾等。
楊寶德覺得自從他成為周教授的博士生后,他的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停滯。
在科研無果之際,他曾對之前的碩士生導師發長短信,“自從轉了導師,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來性格并不開朗的我開始變得沉默抑郁。本來就不善于與人打交道的我開始變得恨不得每天誰也不見。我不會拒絕人,基本上老師讓我干的所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對于科研我抓不住重點,總在取舍之間搖擺不定。我喜歡幫助人,基本別人開口了需要幫忙的不需要幫忙的我都幫了,這導致我很大一部分時間在做無用功。得到的是我自己的事一事無成。”
可以看出,面對周教授的無理要求,他不敢說“不”,不敢與教授溝通解決問題,也想不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長期隱忍和壓抑了自己的憤怒情緒,而當這種憤怒情緒越積越多時,他就徹底地傷到了自己。
長期處于負面情緒之下,會改變人們的內分泌系統和生理機制,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甚至會讓人痛不欲生。
03
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她的自傳《成為》中曾經寫過這樣一件事。
一年級時,她與同學排隊準備去吃午飯,卻被班里一個男生突如其來地無緣無故地一拳打在臉上。
米歇爾疼痛難忍,嘴唇都腫了起來。
米歇爾哭了,她跑回家直接去找母親。
母親陪著她去找老師,老師找小男孩談了話,懲罰了小男孩。小男孩向米歇爾道了歉,母親告訴米歇爾,以后不必怕他。
米歇爾遭到同學攻擊后能夠及時尋求母親的幫助,有效地解決了問題,消除了憤怒情緒,校園霸凌事件沒有傷害到她。
我們每個人遇到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時,都會產生憤怒情緒,采取適當的方法向合適的對象宣泄憤怒情緒,有效地解決問題是一種自我保護。
04
米歇爾·奧巴馬高中階段成績優異,她想要申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安排一名顧問與米歇爾會面。兩人相談后,那位顧問對米歇爾說:“我不確定你是上普林斯頓的料兒。”
離開那位大學顧問的辦公室后,米歇爾感到怒氣沖天,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
平靜下來后,米歇爾的想法是:我不會讓一個人的的觀點動搖我對自己的看法,我會調整方法,但是不會改變目標。
她向學校的副校長史密斯先生求助,史密斯先生為她寫了一封推薦信。
她認為,努力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兒。經過不斷努力,米歇爾被普林斯頓大學錄取了。
她用實際行動和最后結果證明,米歇爾是上普林斯頓的料兒。
在申請大學這件事中,大學顧問在米歇爾還沒有嘗試努力前,就輕率地認為她會失敗,這讓米歇爾很憤怒。
但她沒有被顧問的觀點所左右,而是目標堅定,自我激勵,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證明給你看,最終贏得了好結果。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說:“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
生活中總有一些令人感到憤怒的事情,用積極樂觀的心態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我們就會管理好情緒,想出更多的辦法,付出更多的努力,最終取得成功。
05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被離婚后,不得不告別了養尊處優的全職太太生活,進入職場。
老同學米雪兒到羅子君工作的鞋店買鞋,她揭了子君的老底兒。面對老同學和同事們的冷嘲熱諷,子君憤怒地想拿起鞋子砸過去,但她瞬間冷靜了下來。因為她知道,工作是為了賺錢,只有用好業績來證明自己賺錢的實力,她才能養活自己和兒子,并贏得兒子的撫養權,因此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憤怒情緒,熱情地招待老同學,成功地賣出了鞋子。
又一次,羅子君的前夫陳俊生和成功上位的小三凌玲來到鞋店秀恩愛。
面對這兩個人,一般人肯定是怒火中燒,恨不得撕了他們。但羅子君卻能打掉牙齒和血一起吞下去,她迅速調整好情緒,用銷售人員的熱情和周到去招待凌玲,成功地賣出了兩雙鞋。
當然,她那個月的業績又穩沖第一了。
正因為羅子君目標明確,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所以她才能從一無是處的陳太太逆襲為獨立有為的的職場精英,重新擁有了美好的人生。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感》一書中提到,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是情商高低與否的重要指標。而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
情商高的人懂得何時以及如何拒絕別人,并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來有禮有節地拒絕。
情商高的人無論遇到何等逆境,都會目標明確而堅定,迅速調整情緒,恢復活力,解決問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