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你從未真正拼過》
圖片發自簡書App
程序員A是避免工作時間被碎片化的子,而程序員B則是把工作時間碎片化的例子,但是都還不是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對職場人士有著更高的要求,常見于一些高端人士。
那么哪些時間可以算作碎片化時間呢?等車、坐車、開車、行走、排隊、候機、坐飛機、上廁所、睡覺前、運動中、酒店住宿等需要占用的時間都可以看成是碎片化時間。這些時間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你通常不在辦公桌前,但是時間長度上可能有長有短,人所處的狀態也可能不同。
不同的碎片化時間能處理的工作內容也不一樣。在等車、排隊的時候你可能只能使用手機,比如查看郵件,用移動辦公APP審批電子流,在工作會話組里發消息,設置工作日程等。在坐車、候機、坐飛機時如果時間段較長,就可以用筆記本電腦做一些復雜的工作,比如寫計劃書,做方案PPT,寫出差匯報、工作總結等。如果是處于行走、開車、運動中,這個時候可以用藍牙耳機打電話、聽匯報等。
安妮·海瑟薇在電影《實習生》中飾演的女創業者就是一個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的典范。例如在司機開車送她上下班的時候,她會一邊用車上的視訊電話跟人視頻對話討論工作上的事情,一邊用一個手機回復工作郵件,用另一個手機又接聽其他電話。
但是很多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的人難免給人留下工作狂的印象,仿佛空閑時間都被工作塞滿了。所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并不是為了時時刻刻工作,而是為了將省下的整塊時間留給生活,從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