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爭鋒,總有一個人最后拜于下風,這之間表面上是一場云淡風輕的聊天,背地里卻涵蓋了多層的含義!
場景一,我跟老公在家討論關于孩子要不要上早教班的問題,我跟他強調上課的意義,目前的處境,未來的發展……洋洋灑灑的鴻篇巨制,他聽完就說了一句,說白了就是花錢換個地方玩唄?我爭辯說你怎么就不明白這其中的意義所在呢?他說花錢與不花錢的意義就在這里,無非在家玩還是出去玩,你覺得花這個錢有意義咱就花……潛臺詞就是最好不要花這個錢。雖然最后我贏了,其實我并沒有說服他!
場景二,老板打電話,問我辦公室周邊有沒有合適的寫字樓,他和別人合作,新租個辦公環境,我張口便推薦了周邊新開盤的一個,老板說某某另一個怎么樣,我回當然也很好……于是老板便帶合作方去看了兩個地方。后來綜合投資問題,合伙人選擇了我推薦的那個,我跟老板去看場地,我發現空間不夠大,采光和通風都不好,我跟老板說怎么選這個啊,還是那個好啊,老板說合作方覺得那個比較貴,我跟老板列舉了各種不利因素,老板長嘆一聲,我也覺得那個好,當初你要是不推薦這個就好了……
我竟無語!雖然我很委屈,可是老板說的沒錯啊,如果我當初沒有推薦,他們根本不知道有這么個地方,一切可能就順著老板的意圖選擇另一個地方了!縱使千般不爽,也只能如此了。
如此之類,甚多!以前我總將是歸為沒有社會經驗,誰還不是經歷過才有資格評判是非?于是我在很多方面犯下各種錯誤,并成功得為自己找到理由。項目匯報不成功,我認為是時間緊任務重,是人手有限,其實也涵蓋了自己拖拉,平常沒積累經驗的原因;與人相處,時有說錯話的問題,其實只要控制好自己,說話前思索一下,并及時總結,作為大人的我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我雖然知道看手機不好,多看書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但遇到點事就抱著手機沒完…
我不是做不好一件事,而是缺乏提前思維!無論工作與生活,處理每一件事情之前都應盡可能準備完善。生活不是隨心所欲,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歲月留痕,我想把每一步都走好,就需要在下腳前,把腳洗好,把鞋擦干凈。
打好提前量
下手去完成一件事情之前,先把準備工作做好,做功課尚且需要預習,何況是完成一個更為復雜的操作。這里的準備一定要充分,具體,可操作性強!
莫著急答案
對于自己未知或者一知半解的問題,不要著急給出答案,先給出肯定答復,調查后給出詳細答案。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于社會科學這本書,必須且行且調研。一些有頭腦的社會分子醉心于自己的投機行為,巧舌如簧的用語言技巧周旋于各種場合,表面上他們成功的取得了各種成功,其實這背后的評論,是別人有涵養的表現。不否定語言技巧的運用,但無懈可擊尤為重要!
堅持即是可能
我們往往都明白問題所在,但真要解決問題,必須堅持,就像現在我在碼字,源于愛好,但把她當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來做,花費大量精力去做,我尚且做不到,先選擇堅持下去,待有時機,相信會有收獲,也許寫作無法帶給我光環,但我相信對我的人生會產生由量變引起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