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剛剛高中畢業,隨爸爸的工作調動來到另一座城市。青春年華的我沒有用武之地,卻有一技之長,就是騎自行車。那時我的騎車駕齡已有兩年了,家離市區有20公里左右,沒有專車,好多人都是騎自行車去辦事。
我就因為這一技之長,自愿擔任起了駕駛運輸任務。比如帶媽媽去狂街,去看電影,去狂公園,給家里買菜買肉等大小事情,都離不開我的這一技能。看來無論大小的人,只要有用武之地,能體現自我價值,就感覺很自豪。
有一天中午家里來了一位客人,是爸爸很多年前的戰友加同事。只記得他姓唐,是北京人,說著一口好聽的北京話,大概有50歲了,高鼻梁,細長眼,身材偏瘦,皮膚略顯黑,最讓人容易記住的是他高高的個子,是當時我見過的人中最高的人。
他好像是為了糾正歷史遺留的錯誤而來的,為了給自己討個公道,到戰友這里取證。他有胃病,吃飯特慢,一口飯要咀嚼好久。他這樣吃飯令我不爽,只好離開飯桌去別處吃。
飯后他們談妥了有關事宜后,叔叔要走了,而我正好也去市里參加補習班的上課,在大門口又遇上了。于是我熱情地邀請:“唐叔叔,我也去城里上學,我捎上你吧?”他說:“你行嗎?”我說:“沒問題,我常捎媽媽呢。”他說:“哦,那也行。”我不會停住上座,自己先騎上,然后他就緊趕兩步坐上去。等他坐上車后,我感覺他就像是一根長長的椽子,又沉又晃且重心失衡,車子一下子就失去了平衡,車頭左擺右擺的就摔倒了。
我回頭一看,唐叔叔被摔地人仰馬翻躺在地上,嘴里發出哎喲哎喲的呻吟聲。當時的我已慌了手腳,也羞紅了臉,不好意思地扶起叔叔問:“哎喲,叔叔,摔疼了吧?你好著嗎?”說著就把叔叔扶起來,幫他打打土,看他走了幾步,還好沒有多大問題。然后就聽他說:“我個頭高,身體重,不好捎的,你趕快自己騎上走吧。”我只好訕訕地騎車走了,心里很不好受。
就這樣,一直在大家的夸贊聲中引以為自豪的我,在這里摔的好沒面子。我想,即便有一技之長,也要用對地方和用對人。唐叔叔那樣人高馬大的,你怎么就敢捎呢?想想都后怕,如果給叔叔摔出個毛病了,那麻煩可就大了。
這件事說明,樂于助人也要因人而異,更要知己知彼,量力而行。 后來每當想起這件事,我都會忍俊不禁地笑出聲來,同時也對“初生牛犢不怕虎”和“后生可畏”這兩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