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公平。
這種不平等,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拉開了差距。
出身普通的我們,吃著廉價的國產奶粉,二代們卻享受最好的進口食物;我們在打彈珠,他們在玩樂高;我們因為一件新衣服可以高興半天,他們卻把奢侈品當日用品。
讀書時代,因為有學習成績這個統一的衡量標準,這個差距才被抹平一點。所以我們真得感謝高考,如果不是高考,你拼得過二代們嗎?
但即便是讀書,精英家的小孩,也享受著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們可以請市內最好的輔導老師,教給他們最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專車接送,省去途中擁擠不堪的難受和疲憊,從而能更專注高效的學習。
更別提給校方捐款,老師們給予特殊關照了。
工作以后,這種不平等逐漸顯現,甚至很露骨。
我一個研究生同學,金融專業,雖然出身普通,但成績非常優異,同時各類證書光環加身,是絕對的人才。他畢業面試四大國有銀行時,經過了海選、無領導小組討論、主管單獨面試等各類殘酷的PK,來到最后一輪終極面試。
在幾百人的競聘者中,只有2個人能進入這個環節。
坐在他面前的副行長,面帶微笑,看似漫不經心地問了他一個問題:“家里父母是干什么的?”他就知道,這次他沒戲了。
果然,最后選上的是另一個女生。她爸是某廳副廳長。
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公。但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怎么選擇?可以認真想想,然后看看我的歷史文章《成人世界并不功利,而是你一直活在童話里》,你就不會義憤填膺了。
02.
所以很多時候,過得不好,并不全是我們的錯。出生對我們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連巴菲特這樣的富豪,都坦誠地說:
“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各方面的條件就很優越。我的家庭環境很好;我的父母很有才智;我在好學校上學。
這非常重要。可以說我在恰當的時間出生在一個好地方,我抽中了‘卵巢彩票’。”
學校老師不會告訴你:馬化騰的父親是上市公司鹽田港的董事,97年的時候開著奔馳幫馬化騰做賬;柳傳志的老爸是人民銀行高層;王石岳父當年廣東省副省長……
什么是階層?這就是階層。
最近階層固化被討論得非常火熱。好像寒門再難出貴子,已經成為共識。
的確,任何社會,尤其是發達國家,社會都是分層的。你努力的時候,上一層的人,可能更加努力,你們的差距會越拉越遠。這就是所謂的階層固化。
值得慶幸的是,絕大部分人,這一輩子,都是特么的不努力的啊。
不信,你可以隨便看看你周圍的人,是不是大多處于松懈狀態?吃飯、睡覺、上班、娛樂、等死。
這才給了我們逆襲的機會。只是我們要認識到,逆襲也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美國商業部前部長駱家輝說,他爺爺家到州長家只有一百米的距離,但是他們家卻走了兩代人的時間。跨越階層,有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個過程的長短,決定于我們的努力程度。努力的時間越長,逆襲的時間就越短。
富二代們,靠著父輩的資源,可以輕松地獲取更大的成就。我們作為普通人,不能拼爹,就只能拼命!
人造衛星,為什么能上天?因為突破了第一宇宙速度。擺脫了那個層級的局限,就能永遠地繞地球飛行。如果沒有初速度沒有突破,衛星就會掉下來,總是飛不上去。
我們的努力程度,和發射衛星很相似。如果一直不溫不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很容易原地踏步,還是原來的樣子。
只有瘋狂地拼上幾年,打破瓶頸,突破自我,才能完成階層的逐級進化。
03.
我在讀研時,同班有個女同學,她老公是做房地產的。房子開盤前,老公留給她一層樓,讓她的閨蜜們去買。
開盤前5000多一平米,第二天開盤,馬上漲到1萬。這就是說,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只要你開盤前買了,第二天就輕松地賺到50萬。
只要刷一下卡,一晚上的收入,就等于普通工薪階層不吃不喝,干上10年。
有這么夸張?就有這么夸張。這就是階層的可怕,也是階層的強大。
普通人沒有機會進入這個圈子,所以看到的世界,都是普通人的世界。遵守的,也是底層的游戲規則。其實,更高階層的人,他們有時躺著就把錢賺了。
當我們為生存拼得頭破血流時,他們在優雅地喝著咖啡。
但我們還是要拼,因為沒有別的出路。
要認清這個現實,不要覺得世界欠了你什么。抱怨生活屁都沒用,只會讓你看起來更加可憐。
不管老天發了一副什么牌給你,你只要打好就行,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階層固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智商固化,你的成長固化,你一輩子都留在這個階層。
趁年輕,去干吧,還在等什么?